古诗三百首带拼音完整版视频精选43句
烟云之下的诗意人生
1. 燕山之巅,月如银钩。
2. 白发如瀑,三千丈长,愁绪满溢,忧愁如霜。诗人笔下的自我形象,仿佛一幅悲情画卷。
3. 浩渺的大漠,沙粒似雪飞舞。峰巅之上,残月如血。诗人以浪漫夸张的手法,勾画出边塞的壮美与残酷。
4. 行至春季佳节,林花烂漫,香气四溢。当年意气风发,斗鸡场上占尽风光。
5. 创作背景独特,诗人以诗表达内心世界的苦闷与忧愁。
6. 缘愁而生白发,愁绪如丝,漫长无尽。
7. 诗人借助神奇的夸张手法,抒发怀才不遇的苦衷。白发三千丈,不仅是对年华老去的哀叹,更是对人生苦短的深深思考。
8. “何处得秋霜”,明镜里的白发令人惊异,那是忧伤与憔悴的象征。
9.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鬼”。他的一生充满愁苦,仅做过微官,27岁便离世。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
10. 全文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内心的愁绪与苦衷。首句“白发三千丈”令人震撼,令人好奇。读到“缘愁似个长”,豁然大悟,原来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愁绪的象征。
1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诗人对皇帝赏识的渴望,渴望在战场上驰骋立功。后两句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愁肠百结。
12. 大漠沙如雪,这是多么的壮美与辽阔。燕山的月如钩,悬挂天际。诗人的感慨与奋发之情油然而生。
13. 作者李贺生活在唐朝政治腐败的时期,他对局势深感忧虑。五十多岁的他,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他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14. 诗作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那时的唐王朝正经历着政治的风云变幻。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这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
15.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其中的诗句如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生动地描绘了春游的景象。
16.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充满诗人火一样热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奋发之情。
17. 平沙万里,月光如霜,燕山之上,一弯明月如钩。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18. 作者李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浪漫与夸张,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