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民俗文化 2024-03-20 14:22www.ai-classes.cn中国民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认识直尺
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6+2834+9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的计算结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
23+45=12+25=24+55=26+13=41+52=
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授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
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35
+37
教师边强调竖式的书写规范边列出竖式。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算,应该先从个位开始算,5+7是多少?(同学答12)我们发现,个位上加起来的和大于10了,我们之前学的不进位加法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先看书上,看怎样通过数小棒计算这个题。
同学看完后,教师加以指引和解说。
师我们看到,5个小棒和7个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小棒。我们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了两个小棒。再回过头看看竖式,我们不妨将数小棒的办法挪过来,也用“捆起来”的方法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就是将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进1,然后剩下的2写在结果的个位上,这样,我们的个位就算好了。现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的结果,还应该加上之前进上来的那个1,也就是在数捆数的时候还应算上后来加上的那一捆。这样,我们就把十位也算出来了,结果就是72。
板书
35
+317
72
教师解释清楚计算原理后,继而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规范书写,只要有这几点依然是各位对齐;加号横线缺一不可;进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点;“1”的位置应在下面那个加数的十位与个位之间。
2、随堂练习。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啊?为了检验大家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识,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动手计算课本1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
56+37=46+24=29+5=
教师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计算,并在教室来回巡视,观察同学做题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师好,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做好了,我来看看这三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教师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完成教材练习二的4、7、10、11题。希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仔细、认真地写,写整齐、写规范、写正确,注意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错了。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认识直尺
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6+2834+9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的计算结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
23+45=12+25=24+55=26+13=41+52=
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授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
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35
+37
教师边强调竖式的书写规范边列出竖式。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算,应该先从个位开始算,5+7是多少?(同学答12)我们发现,个位上加起来的和大于10了,我们之前学的不进位加法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先看书上,看怎样通过数小棒计算这个题。
同学看完后,教师加以指引和解说。
师我们看到,5个小棒和7个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小棒。我们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了两个小棒。再回过头看看竖式,我们不妨将数小棒的办法挪过来,也用“捆起来”的方法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就是将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进1,然后剩下的2写在结果的个位上,这样,我们的个位就算好了。现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的结果,还应该加上之前进上来的那个1,也就是在数捆数的时候还应算上后来加上的那一捆。这样,我们就把十位也算出来了,结果就是72。
板书
35
+317
72
教师解释清楚计算原理后,继而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规范书写,只要有这几点依然是各位对齐;加号横线缺一不可;进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点;“1”的位置应在下面那个加数的十位与个位之间。
2、随堂练习。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啊?为了检验大家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识,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动手计算课本1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
56+37=46+24=29+5=
教师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计算,并在教室来回巡视,观察同学做题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师好,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做好了,我来看看这三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教师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完成教材练习二的4、7、10、11题。希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仔细、认真地写,写整齐、写规范、写正确,注意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错了。
上一篇:关于黄河的谚语 黄河的谚语
下一篇: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 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精彩范
民风民俗
- 元宵节有哪些风俗和传统文化 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 少数民族满族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满族
- 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和生活风俗 少数民族服饰特
- 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冬的风俗和特点
- 山西过年的独特风俗是什么 山西过年有什么民俗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属于哪个民族节日
- 各个地方都有哪些风俗 每个地区的风俗
- 传统节日的日期和风俗 传统节日的日期和风俗有
- 福建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福建风俗特色
- 北京传统的风土人情有什么 北京当地传统的风土
- 春节的风俗及寓意简短 春节的风俗及寓意简短句
- 常见民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各种民族风俗
- 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
-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有
- 中秋节各地的风俗有哪些 中秋有关的知识
- 广东民俗文化特色有哪些 广东的民俗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