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羊和隔年羊有什么说法,女子属羊有什么说
当年羊和隔年羊有什么说法
拜年了!拜年了!时光倏忽而过,转眼我们已迎来辛丑年的之一天,也迎来了一年一度更大的节日——春节。年节,让我们流水一样的日子,节而不断。而年节时,过去的很多习俗今天还是令人憧憬神往。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贴春联、写福字,一直到除夕的守岁、放鞭炮、吃饺子,这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得见的一些习俗。新岁伊始,正月里还有那些习俗需要我们记得和守住呢?
正月初一,恭贺新春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由古时立春岁首的祈岁演变而来。正月一日,史称元日、新元、元旦等。1914年才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春节的习俗,想起的是放爆竹。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面就能看得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
最著名的还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一阵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里,旧的一年已经跑了。按的说法,这个“年”指的可不是丰收,而是个怪物,“年”害怕大的声响,害怕红色。所以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放鞭炮。
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东京梦华录》写道“正月一日年节……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都要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一张张喜气洋洋的面孔,一声声清脆响亮的“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就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怀中拉开序幕。
正月初二,拜访岳家
按照的习俗,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也称“走娘家”,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子女一起回娘家。按规矩,女儿女婿要提前备下厚礼向岳父、岳母拜年,岳家要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
民谚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就是指大年初二这一天,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士,所以初二也称“迎婿日”或者“姑爷节”。大家叙叙旧、话话家常,亲情更加深厚,一年的思念也得以安放。
正月初二这一天的饭菜多取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意。“开年饭”菜式多样、寓意吉祥,要早早准备好。老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这天中午要吃一碗馄饨,俗称“汤”,祈望新的一年生活富足。还有初二吃隔年面的习俗,用除夕包饺子的面制成面条,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寓意一年顺顺当当。生活的仪式感,就蕴在这普普通通的柴米油盐之中。
正月初三,休养安生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就是说这天不扫地、不生火、不在井里打水,和过年那天一样。
初三也称赤,与“赤口”谐音,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经历了除夕到初二辞旧迎新的兴奋与劳累,到初三这天就可以早睡迟起,不必出门,在家好好休息,好在新的一年里整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
正月初四是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早,接神迟”的说法,接神的仪式从下午开始准备,到晚上结束。家家郑重其事,果品、糕点、酒菜一应俱全,于子夜迎接五路财神。祈望邀得财神恩宠,新年发财致富。
正月初五,禁忌
按习俗,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生日,初四备好的仪式延续到初五。零时零分,人们打开大门和窗户,放爆竹、点烟花、鸣鼓焚香,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这一天也是“破五”,之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破五”这一天,要吃象征着“”的“水饺子”,寓意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家家送穷
按古代的风俗,正月初六这一天要“送穷”,意思就是祭送穷(穷神)。相传穷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送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
初六这天人们早早起来,从屋里向屋子外面放鞭炮,打扫卫生,把节日积存的、破旧的衣服扔出去,意思是将不好的东西通通都赶出屋外,用“除旧”的方式来送穷。姚合有一首诗写道“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人们爱句子网希望借送穷的方式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正月初七,敬人庆生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七为“人日”。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初七这一天就是人的生日。古代这一天有戴“人胜”的习俗,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在头发上,也可以贴在屏风上。
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人们还用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来食用,取其谐音以图吉利。“人日”是一个思念人、尊重人的节日。这一天官府衙门不行刑,家长也不可训斥孩子。“人日”流传下来的是古人对于生命崇高的敬畏。
正月初八,祈福
正月初八是“谷日”,要是这天天气晴朗,未来一年就会稻谷丰收。在“谷日”古人会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且不吃煮熟的谷物,蕴尊重劳作、爱惜粮食的思想。
正月初八也是中众星下界的日子,也被称为“顺星节”,这一天,人们会祈福,将家里养的鱼和鸟放归野外,既表达了好生之德,也让下凡的星宿看见自己的善行。夜里则祭星仪式,摆上多盏灯花,名曰“散灯花”。
这一夜也是天空星斗出得最全的时候。在朦胧神秘的灯花交映中,长辈指着漫天星宿向儿孙介绍,并且对他们讲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正月初九,天官赐福
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沐浴,备好清香花烛、祭品,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祈祷新的一年能心想事成。初九寄托了劳动一种祛、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祭石感恩
正月初十俗称“石头节”,取“十”与“石”的同音。这一天家中的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正月初十也是的老鼠娶,人们早早熄灯入睡,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在屋隅、墙角等昏暗的地方放一点米团、糕饼,称之为“米妆”。“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也被视为“吉祥物”,年节时买来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正月十一,宴请子婿
正月十一俗称“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流传一首“谁家窈窕女,宜室又宜家,今才‘子婿日’,明又‘归宁’期。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正月初二,女儿女婿备礼回娘家,作为答礼,岳家要设宴回请,以示敬意和重视。其实所有的礼尚往来、热情招待,都是父母对女儿的宠爱和牵挂。
十二到十五,试灯待元宵
“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从正月十二起,人们开始为元宵节作准备,买灯笼、搭灯棚、试点制好的灯,一改春节期间的丰富多油,开始饮食清淡。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之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寒冬时节的浪漫节日莫过于元宵,古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们,在这一天可以大大方方地出门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
说到元宵节的吃食,就不得不提汤圆和元宵了。虽然看上去好像都是甜甜的小团子,原料和都有很大差别。简单来说,北方是摇元宵、滚元宵;而南方是包汤圆、捏汤圆。
我是东北人。我从小的时候就看见带着我姨妈、舅妈,拿着大笸箩,里面放满了干粉,把切好的馅料蘸上水往里头一扔,那时候小孩儿最喜欢的就是跟在大人旁边摇元宵。而我奶奶是上海人。所以我一回爷爷家,就看见奶奶在包汤圆。
其实无论是摇元宵还是包汤圆,它都是图个团团圆圆,吃个甜甜蜜蜜,都是全家人的其乐融融和对未来日子的祝福。
我喜欢过春节时那些隆隆重重的老礼,真是把一年的年光当成一回事儿。经过了除夕,对去岁的回顾与告别。从今天起,新岁伊始。如流水般的日子从未停下它的奔腾,情感因习俗的延续而更加浓厚,文化也因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意蕴深远,那些满载着人情味与烟火气的习俗,开启了这一年生活的仪式。
以上就是与当年羊和隔年羊有什么说关内容,是关于文化的分享。看完女子属羊有什么说法后,爱句子网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
- 元宵节有哪些风俗和传统文化 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 少数民族满族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满族
- 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和生活风俗 少数民族服饰特
- 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冬的风俗和特点
- 山西过年的独特风俗是什么 山西过年有什么民俗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属于哪个民族节日
- 各个地方都有哪些风俗 每个地区的风俗
- 传统节日的日期和风俗 传统节日的日期和风俗有
- 福建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福建风俗特色
- 北京传统的风土人情有什么 北京当地传统的风土
- 春节的风俗及寓意简短 春节的风俗及寓意简短句
- 常见民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各种民族风俗
- 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
-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有
- 中秋节各地的风俗有哪些 中秋有关的知识
- 广东民俗文化特色有哪些 广东的民俗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