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 2024-05-22 17:02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和楚成王。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三舍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懂得绕个弯,退一步,还是会有更宽广的路。
上一篇:常山赵子龙常山位于什么地方
下一篇:二十四朝代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