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有赶尸人吗

历史人物 2022-11-13 16:44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官方史书对于这个神秘而又恐怖的职业的记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民间书籍和传说对其的描述还是不少的
相传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与手下兵将和敌人在黄河边上厮杀,非常惨烈,死伤无数。等战争结束后,阿普蚩尤命令阿普军师把友军的尸体送回家乡,于是军师开始做法默念咒语,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却一个个站了起来。阿普蚩尤手持符节在前引路,尸体排好队跟在后面,这就是可查记载里最早的赶尸版本。
可以看出这段记载偏向神鬼之说,可信性不是很大,但也正是这种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人想要了解湘西赶尸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真正的赶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古人都有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的传统观念,人死了以后,无论山高路远也要把尸体送回家乡。如果死在外面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再加上古时候交通闭塞,客死崇山峻岭、山峦虫瘴的外地人想把尸体运出去是一件非常麻烦事。正是这种思想,“赶尸人”这个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其实在清朝,赶尸这个职业还曾经被当时的政府任用过。清朝有着“秋决”的条例,各个地方的衙门每到秋分时节都会处理牢中被判处死刑的囚犯。死囚为当地的人还好,如果是客籍囚犯则需要搬运回故乡,如果请平常人把尸体装在棺材里抬回去,不但花销大,时间久尸体容易腐烂。而且非常难凑够人手,人人都嫌晦气,所以有这么一部分人专门为官府和死者家属服务,给死人送回故乡。而且可以保证尸体不烂,这些人在当时,就被称为赶尸人。两人搭伙工作,两人一个引路一个赶尸,一日一次轮换,具体如何运输尸体,就不曾得知了。
清朝的赶尸匠和湘西传闻中的赶尸又是两回事,湘西的赶尸人神秘色彩更浓厚一些,流传着”三赶,三不赶”的说法。
先说三赶凡是被官府处死、被战争波及而死、在外意外死亡,这三种可以赶。
这三不赶凡是离奇病死、投河上吊自杀、雷打火烧肢体不全,这三种不能赶。
总体而说就是被迫死的人一般都能赶,而那种自杀和离奇死亡的人不能赶。要是非要个说法,大概就是普遍认为后者死后属于厉鬼,赶尸人在赶这些尸体的时候容易出现意外。 再有就是,冤死的人魂魄不散,还能召回来,而投河死的,魂魄被“被替代”的缠着不放,病死的是被阎王把魂魄收走,这些魂魄都收不回来,也就无法赶尸。
赶尸这个行当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日子只要过得下去,没人愿意干类似于赶尸、刽子手这样的职业。如果有人想学这门手艺,吃这碗死人饭,学徒的家里人要立字据,然后由老赶尸人亲自选拔。身高要比一般人高,身体要壮,年龄要满16岁,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是,人必须长得丑。
如果以上条件满足,就进入下一阶段,开始训练学徒的力气,要用担子挑着石头爬山。赶尸以平地和下坡为主,遇到上坡这种路段能绕就绕,不能绕就得把尸体一个一个背上去。所以根据这条推理,赶尸的过程还是以器具人力为主,并没有什么巫术咒法之说。
当学徒的力气达到标准了,就是练胆子了,诸如深夜独自去乱坟岗拿师傅留下的东西回来,在深山坟地上过一晚,或者和尸体共处一室睡觉等等。
尽管说了这么多说,至于赶尸人究竟是怎么让尸体动起来的,各个学者至今还是争论不休,说法各个不同。其中最为可信的是“竹竿抬尸”,其原理就是两个赶尸人一前一后,中间放一根坚韧的竹竿。竹竿穿过尸体的腋下,把尸体串起来,前面的赶尸人手持铃铛,用不同的摇铃方式告诉后面的人该做什么动作,两人达成步调一致。这也能完美的解释赶尸人,为何总是摇摇晃晃装神弄鬼的,很可能只有那样才能让运输过程轻松一些。可能有人质疑两个人抬着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走那么远?
其实赶尸人在赶尸之前,对尸体都做过一些处理,其中就包括防腐处理和脱水处理。所以尸体并没有原来那么沉,从川边到湘西多为下坡路,加上赶尸人选取的特殊路段,避免赶尸上坡,运送尸体的效率还是蛮高的。
除了“竹竿抬尸”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背尸”和“机械拖尸”。前者就是说赶尸匠将尸体分尸,然后做防腐处理,把尸体套在黑袍里,头戴大草帽,自己背负残肢也被黑袍包裹甚至连脸都包起来。由同伴手持铃铛引路,这样的方式,效率太低了,而且和传闻记载中的尸体排成一排有冲突,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赶尸并不是主流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法,赶尸人这个职业地的的确确是存在过的,不是一些人故意杜撰的。如今我们生活便捷多了,交通四通八达,不存在运输尸体的困难,再加上死者必须魂归故里观念的淡化,赶尸人这个职业已经远远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只能通过一些电影和湘西传说的途径,才能感受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心惊胆战。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