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记载的三场惨烈的“围城战”,最

历史人物 2022-10-28 10:21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在历史中不乏精彩的战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兵团对决的野战和遭遇战,战斗持续时间不长。但也有一些“围城战”,不仅耗时长久,而且异常惨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历史中最为惨烈的3场围城战

  1、邺城之战(204年2月-8月)

  虽然获胜,但仍然占据着华北广大地区。不久袁绍病逝,他的三个儿子各自为政,给曹操提供了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204年春,曹操趁和袁谭彼此交战时攻打华北重镇邺城。204年2月,曹操率军到达邺城,用起土山,挖地道的方法打了3个月,但收效甚微。5月,曹操放弃了土山地道的办法,将邺城四面包围,并在四周开挖沟渠。

  曹操军挖的沟渠很浅,根本没啥作用,邺城守将审配看后,放声大笑,并没有派人阻止。到了夜晚,曹操让士兵突击作业,一夜之间,在邺城四周挖开了一道深二丈(4.2米),宽二丈(4.2米)的深壕,并把附近的漳水引入壕沟中,彻底断绝了邺城和外界的联系,邺城军民饿死大半。即便形势如此危机,审配依然坚守邺城,等待袁尚救援。7月,袁尚带领一万余人前来救援,但却被曹操击败而逃,城内守军军心涣散,但审配依然坚守不降。8月,审配的侄子审荣打开了城门,邺城在坚守7个月后被曹操攻陷,审配慷慨就义。曹操攻占邺城,为其彻底扫平袁绍残余势力奠定了基础。

  2、襄平之战(238年6月-8月)

  汉末三国时期,辽东地区被公家族割据将近50年,实力强大,到公孙渊掌权时又与东吴有着暧昧关系,是曹魏的心腹大患。238年,公孙渊自称燕王,改元“绍汉”,公然反叛曹魏。同年6月,率领四万军队远征辽东,公孙渊依托辽水为屏障,广挖壕沟抵御司马懿。司马懿很快挫败了公孙渊的计谋,公孙渊退兵至襄平,坚守不出。此时正值多雨,大雨连着下了一个多月,致使辽水暴涨泛滥,襄平城内变为泽国。

  司马懿没有在这个时候攻城,反而将襄平四面包围,起土山高丘,不断以弓矢和巨石攻击城内。襄平城被水淹没,又被四面围定,粮食很快耗尽,人吃人的现象大规模出现。8月,走投无路的公孙渊从城内突围,被司马懿俘获,襄平城陷落。司马懿将公孙渊灭族,又将城内的15岁以上的男子7000多人尽数斩杀,做成京观塔。辽东各地相继平定后,司马懿将大量人民内迁到中原地区,致使辽东地区人烟稀少,为埋下伏笔。

  3、东武阳之战(195年12月-196年12月)

  这场战斗的主人公叫臧洪,在三国历史几乎没有名气,他却坚守东武阳长达一年,将爱妾作为粮食让士兵分食,其惨烈堪比的。

  早先讨董联军在酸枣会盟时,袁绍是盟主,但袁绍并不在场。真正主持酸枣会盟,进行慷慨激昂演讲的正是这位臧洪。后来,臧洪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驻扎在东武阳城。195年,曹操围攻张超,臧洪是张超的好友,得知消息后,请求袁绍让他去救援张超,但袁绍并未允许。195年12月,张超战败,被曹操灭族,臧洪对袁绍非常不满,于是和袁绍断绝关系。

  东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袁绍得知后立即率军围攻东武阳,臧洪坚守城池长达一年,袁绍未能攻下。城内粮食不足,守城将士掘地三尺,吃尽了城内的老鼠,后来臧洪杀掉爱妾,让将士分食,城内军民,军民饿死将近万人,却没有一个投降的。196年12月,袁绍终于攻克了东武阳,臧洪怒骂不止,被袁绍杀害。东武阳之战,可以说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惨烈的围城战,袁绍虽然取胜,但却预兆其最终的败亡。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