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医疗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分层运转如何

历史人物 2022-10-28 10:21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凡人便会生病,这也是医生职业关系对人民及国家社会如此重要的原因。所以自古以来,国家和社会就对医生有固定的要求规定,我国对医生的管理的记载最早见于周,周代已有少量正式的医生和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医药管理制度。到了宫廷医疗系统的发展基本完善,清代的宫廷医疗主要有两个机构负责一个是太医院;一个是内务府下属的药房。

  太医院旧址

  太医院主要由医官构成,一般称之为“太医”,不是每一个“太医”都是“御医”。的太医院设立于元年(1644年),在整个清朝一代一直主掌宫廷医疗之事。最初设立时,设置院使和左、右院判共三人,用来管理太医院的日常事务。五十八年 (1793年)又特设管理院事王大臣来管理院务。到清年,除院使和院判外,这些医官主要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等称为“御医”,人数非常少只有十三人,一般为七品官吏。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太医院的医官总共有九十二人,其中只有前三级的医官可以独立看病,即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相当于现代医院里的助理医师,即见习医官不能独立看病。这些医官有其固定的医学考试制度和医官晋升制度。

  中药柜

  他们专门服务于皇室,直接听命于,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都要服从皇帝的指挥。他们的职责主要有八项侍直、进御、扈从、奉差、储药、祭先医、诊视狱囚、施药等。其中,由院使、院判要带领所属医官,各自以所专之科分组值班,按照次序更代,随时恭候皇帝的传唤,称为“侍直”。分配在宫内值班者,一般值于御药房及各宫外班房,称为“宫值”。分配在外廷值班者,即在外直房(如畅春园、)值班,称为“六值”。他们还在皇帝出巡时跟随御医或奉旨点用,或按班轮值,都给夫马、车辆装载药材,还给账房需用等物。

  绘画中的清代诊疗

  有清一代,在《清宫医案研究》所记载的御医比较著名的有年间的孙之鼎、斗、黄运;康熙、年间的刘声芳、李德聪;雍正、乾隆年间御医铎、陈之敬;光绪年间的力钧、陈莲舫、马文植、薛福辰、薛宝田;光绪、宣统年间的曹元恒、张仲元、佟文斌、赵文魁;宣统年间御医佟成海、任锡庚等多位。不可否认的是,成为御医就意味着身家性命全都有皇帝决定。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