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死”提意见才是魏征真正的生路,

历史人物 2022-10-28 10:21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说起“”的缔造者,除了“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千古第一诤臣”。正是因为拥有“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和“千古第一诤臣”魏征,“贞观之治”才如此光辉灿烂、至今仍。

  但很多人不理解的是,魏征在贞观时期提意见的时候经常好像是主动“找死”。魏征要么在唐太宗李世民暴怒的时候直接对抗;要么提意见的时候态度非常激烈,以至于当场把唐太宗李世民从朝廷上气跑或者直接驳回唐太宗的诏令。

  更有意思的是,魏征在贞观之前曾经辅佐了元宝藏、李密、李渊、、等多个主公。在这些主公面前,魏征从来就没有像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那样“放肆”。那魏征为什么只会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找死”般地提意见呢?

  唐太宗李世民麾下人才济济,、、这些名臣的才华都不在魏征之下。更重要的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大臣都已经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多年,唐太宗李世民对他们的信任和依赖肯定要超过魏征这个“半路出家”的外来户。

  而且魏征以前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还曾经主张直接杀掉李世民,称得上唐太宗李世民的仇人。虽然宽宏大量的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地将魏征收到麾下,但魏征想要地在唐太宗时代发展是很难的,必须另辟蹊径。

  就在这时魏征发现唐太宗李世民立志要做一位前无古人的好,而且李世民知道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得到能像“镜子”一样指出自己过错的大臣。可是那些在秦王府多年的大臣对李世民已经是又敬又畏,根本做不了“镜子”。

  比如长孙无忌除了太子人选这种对自己有特殊利益的问题之外,基本上是一辈没有跟唐太宗李世民提过意见。而房玄龄直到临去世之前才在重大问题上向李世民提出反对意见,针对的还是“征讨高句丽”这种唐太宗已经意识到错误的问题。

  唐太宗原来的秦王府班底中没有可以发挥“镜子”作用的大臣,而这正是“外来户”魏征的机会所在。只有不断地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找死”般地提意见,魏征才可能奠定“第一诤臣”的地位,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在贞观时期位极人臣。

  综合来讲,只有“找死”提意见才是魏征真正的生路,可谓“以直邀宠”,唐太宗李世民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魏征去世后不久,唐太宗下令推倒了自己亲自给魏征立的墓碑并反悔把女儿嫁给魏征儿子的决定,所谓“仆碑毁婚”,原因之一便是对魏征“以直邀宠”的“惩罚”。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