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寺"什么是“庙”,四点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寺庙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寺庙是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寺庙成为寺和庙的通称。,在古代历史上,“寺”和“庙”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二者原本指代不同的事物。
一
,在笔者看来,“寺”和“庙”的主要区别就是等级不一样,一个是官办,一个是民办。一方面,就“寺”来说, 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下面的办事机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着“九寺五监”的说法,这“九寺”基本由秦汉时期的九卿发展而来,分别指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
二
其中,大理寺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历史上,大理寺开始于时期,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明帝时,天竺僧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称白马寺,后世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对于佛寺来说,因为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所以得名。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
三
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庙”比“寺”出现的更早。一开始的时候,庙是指帝王、贵族祀奉先祖神位的宫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庙都是民间自建的。相对于“寺”,庙就比较简陋,只有一个房间也可以称之为庙,庙里面可以供奉神仙佛祖这些不存在于凡世的神袛,也可以供奉、、、、、这样的圣人。
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分布。由此,对于庙来说,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佛教的场所一般称为“寺庙”,而就道教来说,在历史上则喜欢用“观”、“宫”等称呼,比如道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