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乱为何多发生在北方?恶劣生存环境是罪

历史人物 2022-10-28 10:21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中华文明发源于中原,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大部分的战乱都发生在北方,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病。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北伐胜利的屈指可数。那么为什么历史上战争往往发生在北方呢?

  我国史书中记载,曾活动于我国土地上的民族有150个左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民族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众多的早期民族,这些早期民族其民族特征不稳定,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到秦汉统一中国后,各民族的特征逐渐稳固下来,其中以华夏族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汉民族尤为迅速,居住区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特征的诸多要素更加稳固鲜明,从此,汉民族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居于中央,其他各民族无论人口数量还是活动范围均小于汉民族,因而称为少数民族,分居四边。各民族共同劳动、开拓、生息、繁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缔造着中国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之间有时和睦相处,有时兵戎相见,其中作为主体民族的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部战争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斗争史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派大将率兵30万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匈奴北退700余里,不敢南下牧马,随后又将秦、赵、燕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为一,派兵屯住。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之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洪武至的200余年里,先后修筑长城18次,以保护北方农业区和中原王朝的安全。坚固的万里长城未能阻止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他们不断突破长城防线,与汉民族的冲突几未中断,并有不少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政权。故而历史上曾有“四裔为中原患者,莫如北族”之语。

  北方游牧民族所在的地区是广阔的温带草原,地形起伏平缓,气候的大陆性强,冬季受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异常寒冷,夏季风又难以到达,终年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到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性。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的过程中,又养成了不畏艰难、英勇好斗的精神品格,自诩为“天之骄子”。,寒冷干旱的自然环境“弋猎禽兽、随水草放牧,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的经济生活,使北方游牧民族人民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汉族人民体格更为强健,且长于骑射,他们“儿能骑羊,引纪射鸟鼠,少长则射兔。”,北方游牧民族虽然在经济文化水平上落后于汉族,但战斗力却远远强于汉族。

  民族性格与体格的差异,产生了民族不同的处世之道:汉族尚文,游牧民族尚武。汉族推崇“君子”,以“德”来治理天下。而北方游牧民族则推崇武力,“家给人足,戎备整完,虎视四方,强朝弱附”。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区域性或全国性政权多出现在寒冷期。在温暖期,气温较高,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整个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政治稳定,北方游牧民族既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必要,又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可能。而在气候寒冷期,气温要比温暖期低1℃~2℃,降水明显减少,温带草原要向南移动200千米左右,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必然随草原的南移而大规模南下。干冷的气候也使汉族的种植业遭到破坏,常常是赤野千里,颗粒无收,加上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汉族内部战乱烽起,大大降低了抗御游牧民族南下的能力,使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现实。

  北方之所以战乱频繁,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北方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导致北方的物产比较匮乏,面对天灾就会显得比较脆弱,一年一般只能有一季粮产,但一旦遇到旱灾、蝗灾等,牛羊会缺少粮食和水源,粮食产量就会锐减。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就会不得不选择南侵,抢占更多的生存资源。而北方的老百姓遇到饥荒之年为了活命,要么会逃亡到南方,要么聚众造反夺取政府的屯粮。

  相对于北方,南方就要好得多了,南方基本都是温和多雨,很多地方水稻和小麦都是可以一年两季或者两年三季,即便遇到旱灾或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南方可以在天灾之后及时补救,不至于颗粒无收,加上南方植被丰富,即便遇天灾,也容易找到充饥的食物,不至于饿死。

  说白了游牧民族南侵是为了生存,汉族老百姓造反也是为了生存,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战争大部分都发生在北方了,北方生存环境恶劣,天灾多自然就会导致人祸从而发生战乱。有人说是因为北方人尚武好战南方人文弱,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之所以有战争,无非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可资源,南方人和北方人其实差别没那么大,明朝从南方一路扫平北方蒙古势力,是北伐军从广州一路打到北京横扫北方各路军阀就是最好的例子。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