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横扫六国因为祖宗地界选的好?先天大于
在这个“四塞之国”的中央,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这是一个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这条狭长的谷地西起宝鸡、东抵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北北山,渭河从西到东纵贯整个平原。此地今日仍是陕西省的粮仓,而时期,这里的自然条件远比今日为好。
秦国有一片陆上海洋
根据《左传》的记载,鲁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输粟于晋,由秦都雍派大船队沿水路运粮至晋国之绛,号称“泛舟之役”。考其路线是由渭水下航,然后进入黄河,再由黄河转入汾河,溯汾河上行,又进入绘河,然后到达绛都。现在这些河段除黄河外早已不通航了——由于水少河浅之故。,日后的就在《汉书》里称赞,“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古人认为海洋是各种物产集中的场所,所谓“陆海”,就是陆上的海洋,意思就是像海洋一样富饶。从这一比喻完全可以看出当时关中一带森林的密集程度和丰富出产。实际上,从春秋战国,直到西汉初年,陕、甘之间的陇山一带还有广大的森林。当地的百姓修盖房屋从上到下完全使用木板,不用砖瓦或其他建材,故称为“板屋”。战国后期入秦的荀子也认为秦地 “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林木资源十分丰富。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保存了土地的天然肥力,使得关中的土壤在当时也是全国上等的。“厥土唯黄壤,黄壤上上”——《尚书·禹贡》里如此写道,此书作者是战国人,正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日后的也证实“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自古以来的优质农田
关中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上,这里的土壤是肥沃的黄壤,土质结构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尚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原始植被和开垦耕种。黄土冲积平原的肥力虽不如其他冲积平原,但在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还保存较好的当时,冲积土中的养分比后世水土流失严重时的含量自然高得多。
这块地方是西周王朝的发源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人首营关中,对于八百里秦川开发较早。西周建立之前,周族就以农业发达著称,相传周族的始祖弃就善于农耕,他“播时五谷”,被后人视为神农后稷。西周时期,周人已会疆理农田、选择良种、施肥、除草、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轮荒制和休闲制,是周人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这两种耕作方法可以保证土壤有足够肥力,便于农作物的生长。可以说,西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基础。而秦人在驱逐西戎,尽收周余民后自然继承了周族先进的农业积蕴,使初秦农业在较高基点上进一步发展。
关中地区的富庶
毋庸置疑,在古代社会,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国家财政收支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在八百里秦川的西北外围,畜牧业比较发达,《汉书》中称其“畜牧为天下饶”;秦国境内的山地丘陵还多矿产资源,如玉石、丹砂、铜、铁等均含量丰富。关中平原南北的山地,有丰富的矿藏可以利用。秦岭支脉的骊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蓝田的美玉,涪陵的丹砂,当时已名重一时。《·地数》记载,大约在今华阴市南的符禺山、华县的阴山、渭南市东南竹山、西安市长安区的龙首山等均有铁矿。从关中不断出土的铁生产工具来看,关中周围的山脉铁矿含量是丰富的。《汉书·地理志》曾记载郑、雍、夏阳、陇西等地都设有铁官,而关中地区出铜的山脉在《》的记载里也有五处之多。在古代社会,铜铁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属于重要战略物资。
故而,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30%);然量其富,什居其六(60%)”,这表明,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关中地区的富庶是非常令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