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解错误的命令,结果竟反败为胜,灭掉了

历史人物 2022-10-28 10:20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桓温塑像

  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王朝偏安一隅,皇权日益衰微。而大臣桓温手握重兵,野心勃勃,打算通过收复失地来建立功勋,以增加自己的威望。

  环顾东晋四周,北边的后赵等国实力颇强,唯有位于蜀地的成汉政权出现了明显颓势,其更是,桓温将讨伐的目标选定为成汉。

  深受桓温信任的谋士袁乔对此极力赞同,建议桓温亲自率领一万精兵轻军速进,直攻成都。桓温听从了袁乔的建议,在没有经过朝廷同意的情况下,于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擅自率兵西进。朝廷得到消息后,忧虑不已,大臣们都认为桓温兵力过少,又深入险要偏远的蜀地,此次出征必败无疑。

  且说成汉方面,皇帝李势不理政事,整个国家如同一盘散沙,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所以桓温一路之上,连战连胜,进军非常顺利,在永和三年(347年)三月时就进逼至成都城下。

  桓温,李势终于慌了,立刻下令集结了国内的大部分兵力,准备与桓温进行决战。

  这一战,成汉军队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人数远远多于晋军,而且关乎存亡,势必会拼尽全力。桓温这个人具有赌徒性格,倒是一点儿也不害怕,马上摆开阵势,在成都城下与成汉军队展开了大决战。

  大战开始之后,晋军虽殊死拼杀,毕竟众寡悬殊,成汉军队很快就占据了上风,桓温手下的多名将领战死。面对成汉军队的反攻,晋军一再后退,乱箭甚至已经射到了桓温的马前。

  眼看败局已定,“众惧欲退”,将士们都请求桓温撤退,如果再拼下去恐怕就要了。桓温也知道无力挽回,之下,不得不下令鸣金退兵。

  可是没想到,“鼓吏误鸣进鼓”,负责传令的士兵一时疏忽,误解了桓温的意思,以为桓温是要击鼓进军,于是敲响了进军的鼓声。

  晋军将士听到鼓声,以为是前方打了胜仗,都为之一振,袁乔乘势督促将士奋战,全军发起了大总攻。而成汉军队见晋军忽然疯了一样反扑过来,无不胆战心惊,顿时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

  晋军趁胜攻入成都,李势仓皇而逃。不久后,无路可逃的李势向桓温献上降表,建国40多年的成汉政权随之灭亡。

  桓温正是因为“鼓吏误鸣进鼓”,而得以,阴差阳错地灭掉了一个国家。班师回朝以后,桓温的声名大振,逐渐掌握了东晋的朝政大权。后来桓温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权倾天下,并有意要自立为帝,却在打算前病重而死,终究未能登上帝位。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