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有夺取天下的机会吗 陈胜最后是怎么失败的
,本来是有机会取天下的,可他犯了3个致命的错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大小农民起义,都要奉陈胜、为祖师爷,因为在他们二位之前,中国人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叫作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先是不得民心,后是楚人和秦国仇深似海,然后是全国民怨四起,可以说天时都在他们这里。
区区两个月的时间,陈胜拥兵数十万,在陈县建都称王,并且控制了燕、赵、魏的故地,还有原来的一部分,以及的一大部分,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同年,大将周文一路西进打入关中,到关中时已经有兵马数十万、兵车千乘,最终一直打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戏,差点把一举荡平了。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数月之间,如果不是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那么日后在咸阳大封诸侯的肯定是陈胜,、恐怕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国号张楚,孤为楚王
陈胜自蕲县之后,一路向东,攻下了铚、酂、苦、柘、谯诸县,定都于陈。
为什么在这里定都呢?原因有三个
第一,陈县是个大都市,战国时期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第二,古陈县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属于我国的中心区域,地理位置比较好,进可以攻取秦、赵、魏、韩等地,退可以守故楚国之地;第三,这里是吴广的老家,离陈胜的老家阳城也不远。
陈胜这一路,功劳薄上肯定写了不少名字,这些人为了能水涨船高,就窜弄着陈胜称王。
这时、陈余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的意见是陈胜不要急着称王,而是派人到各地扶持六国后裔为王,给大秦王朝增加对手。他们认为,如果急着称王会让天下人觉得陈胜起兵满怀私心,这样会失去首倡义旗的号召力。
秦末义军对于称王这件事情基本上有三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张耳、陈余提的这种,这种方法只适应于有足够号召力的诸侯;
第二种方法是的方法,范增的方法是找六国后裔当一个傀儡王,借着傀儡王的贵族身份增加自己的号召力和正统性;第三种方法就是自立为王。
对于陈胜的处境来讲,这实际上就是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立一个傀儡,中策是扶持六国后裔称王,下策是自立为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秦朝以前,中国是一个等级清晰的阶层社会,阶层跟普通百姓之间是壁垒分明的。在秦朝以前,没有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来自普通百姓之家,就更不用说王了。
陈胜起兵于秦二世元年,这个时候距离战国不过才十三年而已,社会上的青壮年等级观念还非常深,他们认为贵族统治老百姓才是理所的。
如果陈胜这个时候贸然自立为王,一来会成为众矢之的,会遭到六国士大夫阶层的反对;二来,秦朝的主要力量都会集中到陈胜身上;是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野心。
如果天底下的王都是六国贵族后裔,那么有本事的普通人就会以士大夫为进身目标,会忠于自己的王,而不敢随随便便的自己称王。
如果陈胜自立为王,因为他的根基比较浅,他手下有本事的人找到机会就会自立为王,这也正是陈胜后来遇到的第一个麻烦。
他让武臣去攻略故地,可武臣占了赵国以后,觉得你陈胜都可以自立为王,赵国是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听你吆喝,所以武臣在赵国自立为王。不但不听陈胜的吆喝,反而成了他的敌人。
周市北徇齐地,齐人田儋听说陈胜都自立为王了,他也自立为齐王,并且带兵把陈胜派的周市打跑。
周市不得已又去徇魏,平定了魏地之后,立魏咎为魏王。
赵王武臣派去徇燕,韩广平定了故地以后,也学着陈胜和武臣的样子自立为燕王。
陈胜原本是想做“第二”的,所以他不希望有第二个王。最初,功臣在南徇楚地以后,找到了一个楚国王族后裔,把他立为楚王。
后来葛婴听说陈胜已经自立为王,就把他立的那个楚王杀了,跑到陈县去找陈胜请罪,结果陈胜直接把葛婴杀掉了,可见他是想成帝业的,不想恢复战国时候七国的局面。
,自从他自立为王以后,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七国的局面,而且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争斗,这些人不但不能为陈胜所用,反而成了他的敌人。
这就是欲速则不达,张耳显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建议陈胜不要自立为王,而是派人去扶持六国后裔为王。这样陈胜既有首倡义旗之功,又有给六国复国之功,自然可以号令群雄。
既然早晚都要恢复六国,那为什么不由你来恢复呢?
张耳所提的也只是中策,张耳说让陈胜立六国后裔,让六国袭扰秦朝的各个郡县,而陈胜直接带兵西进拿下咸阳,到时候占据咸阳以号令诸侯。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咸阳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吴广围荥阳好几个月一步未进,周文几十万大军打到了戏,结果被全部歼灭。
而且复立六国以后,六国之间少不了勾心斗角,到时候怎么控制也是个问题。
上策是范增给提出的立一个傀儡王,范增这个策略实实在在是坑苦了项羽,对陈胜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挟楚王以令诸侯总比挟咸阳以令诸侯容易的多吧。
自立为王,是陈胜的第一个重大失误。
用人不当,四面皆敌
陈胜毕竟是个泥腿子,让他当个生产大队长没问题,让他当、当国君那就差远了。
一国之君,要有识人之明、驭人之术,上以恩服,下以威慑,恩威并济,方是用人之道。
而陈胜呢?葛婴是符离人,是从大泽乡起义就跟着他的功臣,这个人文武兼备,据说是三国时的祖先,徇楚地时也立下了。
在徇楚地以后,葛婴在楚国故地立了一个楚王,后来听说陈胜自立为王了,才搞清楚陈胜的意图。所以当即把他立的楚王杀了,回到陈县去找陈胜请罪,结果就被陈胜杀掉了。
陈胜年轻的时候受别人雇佣种田,当时他跟和他一起干活儿的伙计们说以后如果发达了,不要忘记了今天在一起干活儿的哥们儿呀。
陈胜称王以后,他这帮哥们儿当中就有人来投奔他,因为农民出身不懂礼仪,让陈胜感到给他丢人了,就把这个老哥们儿也杀了。
荥阳主帅吴广被手下田臧矫诏杀死,首级送到了陈胜面前,他不但没有丝毫惩罚,反而授予田臧令尹印,并且封田臧为上将军,取代吴广荥阳主帅的位置。
这说明他不懂树恩,不懂得笼络人心,刑罚乱用,所以陈胜手下的人根本没有亲附他的,他连个靠得住的亲信都没有。
派武臣、张耳、陈余去徇赵地,他不知道武臣野心勃勃,不知道张耳、陈余根本瞧不上他,结果武臣一到赵国就反了,自立为赵王,陈胜一点办法都没有。
派周市去徇魏地,他不知道周市跟他根本不是一条心,周市平定以后,就立魏咎为魏王。
西路伐秦大军兵分两路,第一路带领陈胜的主力部队打荥阳,却派了一个根本不知兵的吴广去,吴广不但不知兵,而且还孤傲自负,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结果搞得很多将领都对吴广深恶痛绝。
最终,荥阳围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反而被章邯和李由打得。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懂兵的周文,结果既不给他粮草又不给他兵马,周文自给自足招募了几十万兵马,一支孤军打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戏,陈胜竟然连接应部队都不派,完全任凭周文大军自生自灭。
结果,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主帅周文自杀殉国。
陈胜的数十万主力部队,就是因为他的种种愚蠢行为断送了,他自己也成了刀下之鬼。有意思的是,杀他的人,正是拉着他逃跑的马车司机,可见他不识人、不会用人到了什么程度。
不会用人,这是陈胜的第二大失误。
狼奔豕突,
陈胜、吴广起义,前后维持了不到六个月时间,就成了过眼烟云。
说句实在话,这么大的家当,鼎盛时期影响力超过半个中国,就算是败家,也不至于六个月就败光了吧,看看他的战略就知道他为什么败得这么快了。
陈胜的国号张楚,是张大楚国的意思,看陈胜早期的战略部署,似乎也正是想恢复楚国故土。
陈胜本人在陈县定都,陈县就是楚国的故都,又派葛婴徇蕲县以东,楚国之地拉起三五千人马为他徇地的也有很多。
可刚在陈县定都,他的策略就变了,此时后方还没有稳定,他直接控制的楚国土地只有陈郡、泗水郡几个郡,楚国大部分的土地还处于无主混乱状态。
他不想着先稳定后方,却派出了多路人马在全国范围内徇地,武臣带了三千人去徇赵地,周市可能也带了几千人去徇魏和齐地,吴广带着大部队去攻打韩国故地荥阳,周文带着部队直接去攻击咸阳。
一个刚刚成立的农民政权,民心浮动,人事安排、部队建制恐怕都还没有确定下来,他就把部队洒向了全国各地。
像武臣、周市、周文这些人,有的是他以前认识的,有的是他根本就不认识的,他就这样委以重用,可见他多么急于求成,也可见他的确是飘得厉害,认为靠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就能统一全国了。
事实上,当陈胜一开始以项燕的名义起兵的时候,楚国地区很多人都在响应他。很多根本不认识陈胜的人,都是奉陈胜为正统,主动带人帮他去攻城略地。
如果陈胜不急着自己称王,而是选择一个傀儡王,然后以他的号召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楚国的各郡统一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且给日后留下了一条退路。
有序的行政管理还可以为他收拢一帮有用的人才,并且可以从这些人当中筛选出可视为心腹之人,让他们到北方去徇地,根据他们的功绩给他们封侯。
因为关东义军以楚王为天下之主,就不会再有人轻易地称王,如果有则天下共击之,这样就可以统一关东地区。
以秦二世那点水平,不可能再像他秦始皇一样,以一国敌整个关东六国。那么,灭秦也是必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