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相比,谁的含金量更高呢?

历史人物 2022-10-24 14:45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我们先来看看最先称霸的。齐桓公的霸权更多是在政治上的,从军事上来看,并不算成功,连讨伐弱小的都被击败。对于南方的,所谓的胜利也不过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军事实力的碾压。齐桓公作为诸公子中的一个,并不是王位的唯一选择,变化给了他机会,君位的动荡,让齐桓公小白登上了君位,他要感谢的人就是,正是这位智囊的存在,让他抢先一步回到国都,成为了齐国国君。而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成为了齐国丞相,除了鲍叔牙的极力推荐外,还有齐桓公自己的心胸和气度。

  尊王攘夷是齐桓公的政治策略,那个曾经的周天子,被遗落在角落里的王者,又被齐桓公尊崇起来,齐桓公在位期间组织了二十多次诸侯会盟,每次都要请周天子的使者参加盟会。每次行动都是秉承天子之命,履行诸侯之责,树立了一个十分正面的形象。尊王被齐桓公发挥到了极致,至于攘夷方面,齐桓公对受到戎狄侵袭的国家伸出援手,为他们划拨出地方,迁移百姓到哪里居住,这是用经济手段来弥补军事上的不足。用政治策略主动团结各方诸侯,用经济基础来稳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就是齐国称霸的秘密。

  齐国作为春秋首霸,得益于管仲和齐桓公这对君臣的密切配合,齐桓公的心胸和管仲的手段,是齐国称霸的资本。当管仲病危的时候,他看到了齐国的隐患,对齐桓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齐桓公此时正宠信易牙等人,这些人都是唯利是图毫无底线的,管仲在世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威慑,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管仲不在了,他们就是挑起是非的祸根。对于这一点,管仲看的很清楚,齐桓公却看不到这点。齐桓公并没有听信管仲的建议,结果管仲去世后不久,齐国诸公子就为了王位,让齐国陷入了内乱之中,直到派兵才平定了内乱。但这个时候齐国的霸权已经被所取代,这个称霸北方的大国,接替了齐国的位置,成为了牵制南方楚国和西方秦国的强大存在。

  中原的晋国两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和一个能力强悍的团队。

  是继齐桓公之后,中第二个吧,原本在晋国内乱不断的前提下,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但他当上国君后不久,就碰到了两个非常好的机会。这正应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话好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

  是周王室出现了丑闻。的妃子和他的弟弟私通,被周襄王发现了,他废除了翟后的后位。结果被弟弟说服了翟后的父亲翟国国君,派兵到了洛阳,把周襄王赶出了京城。周襄王此时很沮丧,这时他想到了过去他可以向齐桓公小白呼吁,但现在齐桓公去世,已经没有霸主,他面临的是一个绝望的局面。重耳作为宗室诸侯,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机会,他发兵勤王,将周襄王的弟弟和翟后一同杀死,帮助周襄王复位成功。

  第二件事是在周王国内乱平息后的第二年发生,楚王率领他的盟军进攻,宋国向晋国求援,这是推崇霸主的一种强烈表示。晋文公重耳面临选择,这一次他得面对的是强大的楚国,如果他畏惧退缩,晋国就只能是个二流诸侯国,他最终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出兵解宋国之围,并在与楚军的战斗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一举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与齐桓公身死霸灭相比,晋国的霸权维系了很多年。齐国的霸权建立在管仲和他的继承者能力强悍的基础上,而晋国的霸权依靠的则是群体智慧的,所谓“”。正是依靠这个能人群体的作用,才维系了晋国的长期霸权,直到结束。

  西部的秦国依靠能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霸业。

  提到秦国霸业,要提的是百里奚,对于秦国而言,他的作用不下于齐国的管仲。对于人才的重视和重用,是秦穆公能够带领秦国称霸西戎的关键所在。用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最初让秦穆公被诸侯们嘲笑,这个的老头,让秦国从被诸侯们鄙夷的西部蛮夷之邦,成为了能够搅动天下的力量。

  秦穆公的霸业建立,和晋国息息相关。成就霸业是从俘虏了背信弃义的晋惠公开始,秦穆公又先后帮助晋怀公和晋文公回国,一手促成了两国之间建立了“”。而秦穆公放弃向东发展的原因,也是因为连续被晋文公所统领的晋国所败,秦国东进的道路受阻,于是只好去向西发展,曾经严重威胁周天子的西戎被秦穆公所灭,紧接着秦穆公又进攻巴蜀和关西的国家,开拓了近千里的疆土。周天子任命秦穆公做西方诸侯的头,承认其在西方的霸权,称霸西戎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南方的楚国一鸣惊人的,的决心,蔑视周天子的霸气。

  楚国和其他不同,他的霸权并不建立在尊崇周天子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己想要问鼎中原的野心上。他自称是蛮夷之地的诸侯,并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所谓问鼎中原之路,就是楚王窥视天下的体现。是齐国,是晋国,他们先后都阻挡在了楚国的面前,这时候的周天子没有什么号召力,但作为尊王攘夷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维护的不仅是周天子之威,而且是自己的霸主地位。只不过齐桓公用的是文斗,而晋文公用的是而已。

  楚国的野心,曾经先后被齐桓公和晋文公所阻止,让他安心于经营南方自己的地盘。在南方广大区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在楚庄王继位后,楚国在与晋国的对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面对周天子派来息事宁人的使者,楚庄王打听起了九鼎之事,周天子的使者只好委婉的表示做天下之主在德不在鼎。这番话自然不能让楚庄王放弃自己称霸天下的想法,齐、晋、秦等诸侯大国的存在,让楚庄王清楚与全天下为敌,是不可取的。楚庄王以后,尽管楚国几经变化但一直没有脱离超级大国的行列,这也是秦统一天下后,就一直流传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和都是楚人,楚人在反秦事业里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整个春秋时期,就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四个国家之间的博弈,他们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上演了一处春秋大戏,而事实上他们都不过是偏霸一方的诸侯而已。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