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 2022-10-24 14:45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中举后为何发疯的读者,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倘若把他的官职放到今天,也许有人比他还疯。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体裁的文章,其形象思维的故事描述使其具有浅显易懂、深入人心的特点,人们能从小说的故事性中获得阅读和窥视他人经历的乐趣,也能由故事中提取出带有主观思考的人生感悟。

  吴敬梓与《》

  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为先生的《狂人日记》,而早在以前,我国便早已有众多小说作品,它们多采用文言文或半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具有极强的现实隐喻含义。

  其中以我国古典《》、《演义》、《传》、《》最为出名。除此之外,《儒林外史》也颇具影响力。

  《儒林外史》创作于,作者是自称“秦淮寓客”的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为章回体小说,记录制度下读书人的相关事迹。

  小说中部分人物及故事更是源自史实,一改过往小说充斥神鬼妖魔的虚幻,具有相当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评有“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儒林外史》受到的评价之高,但作者吴敬梓的境遇却并不如意。

  吴敬梓安徽全椒人,字敏轩,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祖上长期为当地士族,曾祖、祖父等都曾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家中积累了不少财产。

  敏轩幼时有一些名气,在民间流传的是“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但在他十八岁考上之后,便开始屡试不第。

  在其父亲死后,更是因饮酒作乐、广结好友,很快挥了祖上的家产,十一年,移居秦淮河畔,并开始以自身经历所得感悟与当世一些实事相结合创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直至创作完成耗费了二十余年,其中,因避开清朝,将诸多当世的故事改为了明朝的背景。然此著作虽颇具文学价值,但吴敬梓本人却常遭人反感,认为其屡试不第,怨气著就此文。

  但抛开这些不谈《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尤其讽刺小说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范进中举”更是被编入我国教科书之中,被众人所熟知。

  《范进中举》

  范进是下苟活的读书人,大半生都碌碌无为,参加二十多次科举考试也未能取得一个功名。

  在那个年代,读书为了做官,但在没有金榜题名之前,正所谓“一心只读圣贤书”,穷人家的读书人往往是没有一份正常工作来养家糊口的。范进便是这样一个“”的书生。

  54岁那年,范进中了个秀才,家里人很高兴,老丈人胡屠户也赶来为他小小“庆祝”一番,但在饭桌上,胡屠户对范进却更多的是抱怨,埋怨范进的无能使其妻子与老母亲均是常年受苦,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为岳父,也未能获得任何好处。

  对于丈人诸多埋怨,范进也只是连连迎合,不做任何抵抗。但他表面迂腐、呆滞,性格怯懦,却对功名利禄热恋至极。在向胡屠户借钱遭批骂之后,仍然寻找法子参与考试,甚至不顾家人挨饿几日。只是这一次他中了举人。

  小说发展最高潮的部分便也是这里,范进眼见一群报录之人,并得知自己中了举人以后,“把两手一拍,笑了一声”,彻底疯了过去。

  如此前胡屠户所说,秀才不用在“平头百姓”面前“拱手作揖”,却不得在丈人面前“装大”。但举人则不同,当胡屠户受托要一巴掌扇醒范进时,那便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即使在以酒壮胆扇完以后,也不得不“手隐隐疼了起来”。

  从此前乡里乡亲所看不起、丈人任意打压批骂的对象,到如今众人前呼后拥来贺喜、丈人身前身后帮打理,这便是中了举人的好处。然也只是冰山一角,当乡绅带着银子走了进来,并邀范进搬进新房,方才慢慢开始真正得以彰显。

  那么何为举人,又为何能够以举人之名获得诸多好处呢?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又称“大春元”,与秀才不同,有了举人身份便有了做官的资格。

  明清的科举制度是对相对衰落的科举制度的改进与发展,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在各省省会举办,通过后获得举人身份,便可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与“殿试”,通过后分别称为“贡士”和“”。

  参与以上三级考试是需要有资格的,正如我们的准考证一般,秀才身份便是参加乡试的“准考证”。秀才身份需要通过参加“童试”来获得,这也正是范进参考二十多次,直至54岁才取得秀才之名的原因所在。

  而明清科举制度之所以在晚清废除,其最大毙命便是形式的固化。科举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热衷科举考试的人,只识,其他知识一概不晓,即使针对一些切实存在的国家时事,也只求因循前人思想,不能独立思考,见解空泛、华丽而不实用。

  类似范进一类人,只晓考取便得功名利禄,心神、思想均遭荼毒。中了举人之后,便可获得当朝为官之资格,除去当地乡绅的钱财讨好,更是由平民身份向官僚阶级的转变,从此个人地位身份得以提高,成为地方事务如赋税、治安、教育的主要把持者。

  ,以举人身份,连带家人、仆人均可免除徭役赋税。

  举人身份还有三个政治优待,其一是有“见官不避”之权平民必须避让官员,否则便需遭到杖责,而举人不必;二是功名抵罪之权,也意味着只要不是罪恶滔天,轻易不会受到刑罚;

  其三是过堂不用刑,在罪名未落实之前不必遭受,这虽然在如今看来不被理解,但在彼时滥用私刑的情况下是有相当作用的。

  小结

  范进在参加科举考试大半生,五十多岁得知中举后,太过兴奋而疯癫。此前的地位低下突然迎来一飞冲天,或许,换作他人,也不会为过,面对如此,谁又能毫无波澜呢?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