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年龄无法将他打败,像少年一般永远充满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仙 、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父亲与弟弟也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1、1075年,一个春日的早晨,天还没有透亮,苏轼就翻身而起,穿衣、洗脸、梳头一气呵成。39岁的他,身体没有半点疲惫。
半个时辰后,密州衙门,一群“保温杯中泡枸杞”的官吏们,热烈讨论着大宋帝国的局势。他们唾沫横飞、的样子,像极了“键盘侠”。有人说“听说司马光在编历史书,进展很大。”
有人说“去年被罢免宰相职务,今年二月又被召回去了,看来变法要继续了。”说罢,小心翼翼地看一眼苏轼。有人说“西北的王韶才厉害,他在熙河打败羌人开边千里,真是大宋男儿的楷模啊。”苏轼激动地喝了一口茶,眼中闪过莫名的神采。
突然,有人打断了讨论“都别闲聊了。密州连着几个月都雨雪未降,田里的麦快旱死了,想想办法吧。”不下雨,小麦就长不大,老百姓就没饭吃,这可是天大的事。众人都转头看向苏轼,意思是有事找领导。
02、一年前,旱情肆虐着整个大宋帝国。百家无余粮,米缸比脸都干净。而官府公差依旧在催的本息,百姓一夜之间跌入地狱。强有力者吃糠咽菜,老弱无依者只能以草木为食。
那时的中原大地,举家逃荒者不绝于道。朝廷官员郑侠绘制《流民图》呈送神宗,请求罢除新法“如果您听我的,十天不下雨,我自愿赴死。”
神宗皇帝无奈,便将青苗法、保甲法等一同罢除。三天后,东京大雨,王安石被罢相。一年后,大旱席卷密州,苏轼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挽救百姓的生计?经过大家讨论,终于从老祖宗的智慧中发现一条妙计到常山上向老天爷求雨。
几天后,苏轼穿着干净的布衣、布鞋,从衙门徒步二十公里来到常山,摆好猪头和水果,然后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上天祈雨。说来也奇怪,不久之后,,苏轼也分不清究竟是天心,还是民意。
03、那年10月,苏轼去常山还愿。华北早已入秋,白霜满地,犹如天赐银毯。苏轼带领一些官员在前方跋涉,百姓在后方追随,浩浩荡荡,黄土漫天。
从杭州北上已经一整年了,他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四年前,苏轼请求出京,到地方上踏踏实实地做点实事。如今求雨成功、百衣足食了,他的成就感岂是写几篇文章能比的?还愿结束后,苏轼人进行了一场狩猎,收获了很多猎物。
当天晚上,苏轼就把政府官员、围猎士兵、群众都召集起来,搞了个篝火晚会。火光摇曳,人们争相向苏轼敬酒,清脆的碰杯声不绝于耳。美酒涨红了脸庞,猜拳声不绝于耳。主席台上,苏轼脚步不稳,高声喊道“此时、此地、此刻,都听我的命令!
我需要一百名壮士到台上来。”其他人都不知道苏大人到底要干什么,但十分钟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主席台上,由一百名壮士组成的“合唱团”发出了低沉的嘶吼,然后逐渐昂扬,最终变成直上云霄的怒喝。
歌词是苏轼刚刚写好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的话,请想象一下《黄河大合唱》的场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几天后,苏轼写信给朋友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04、《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豪放词,因为不同于的风格,他沾沾自喜了很久。
其中有几个典故。“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说的是江东英主。孙权喜欢打猎,还特别勇猛,他经常和猛兽正面硬拼,就算老虎扑到马鞍上了,他都能用手戟刺死。“射虎孙郎”的功夫,恐怕不亚于“打虎”。
在词中,苏轼自比少年英雄孙权,意思是“我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来日方长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说的是的典故。
云中太守魏尚的能力很强,匈奴人十分怕他。可他因为在给朝廷的报告中写错了几个字,就被罢官。
大臣冯唐觉得魏尚实在太冤枉了,于是向汉文帝求情。后来,汉文帝就派冯表朝廷,去云中赦免魏尚,官复原职。
对了,冯唐曾经在的《滕王阁序》中出现过,就是“冯唐易老,难封”中的那个老头子。苏轼身在密州,也在时刻盼望着朝廷派一个“冯唐”来,早日撤掉对他的处分,然后能轻装上阵,参与大宋帝国的建设。至于“西北望,射天狼”,则是在向王韶致敬。
时期,王韶率军击溃羌人、的军队,设置熙州,主导熙河之役,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两千余里,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
05、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身处密州,人在囧途,苏轼依然像少年一般永远充满希望,永远。
对苏轼来说,只要困难没把他压垮,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能拿起家伙,跟生活斗到底。就算,也要屡败屡战。正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