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何名气不如汉初三

历史人物 2022-10-24 14:45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 西汉王朝开国功臣,《》称之为陈丞相,先后参加战争和平定异侯叛乱(见异侯王)诸役,是的重要谋士。下面爱句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陈平曾说“我多阴谋,是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而陈平的侯爵之位在曾孙那一代失去之后,虽然有卫家的帮扶,依旧不能复起,果真是因为阴祸吗?

  这句话出自的《史记》,我们先看太史公的意思,再看陈平的本意。

  陈平与,没有可比性

  说起陈平的阴谋,一般喜欢拿来跟张良的阳谋相比,认为陈平的计谋大多阴损,善于利用人心的弱点,而张良却,以长远的眼光从大局出发,运筹帷幄 ,指点江山。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张良,知道,却鲜有人知道陈平这个人,这又是为何?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刘邦时期,陈平的地位是远远不能跟张良相比的,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出身。

  张良出身贵族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连任五相,单靠这个身份,虽然在哪儿都是顶级贵族。

  ,在辅佐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他能不恋权位,云游天下。

  一则是因为他出身高贵,该享受过的都享受过了,又精通黄老之术,这才淡泊名利;另一方面是没有后顾之忧,凭借他的出身,祖上以及自己的人缘,哪怕自己身不在朝廷,家族也能无忧。

  相比之下,陈平出身贫寒,只能费尽一切心思往上爬,哪怕临死之前,也还担心子孙不能保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爵位。

  ,在刘邦时期,陈平地位并不如何显赫,因为阴谋隐秘的原因,名声也远远比不上张良。

  幸亏他活得够久,在惠帝晚年终于官至左丞相,尤其是去世后,与平定诸吕,迎立,这才让他达到人生巅峰。

  

  所谓的“六出奇计”,出自太史公的“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意思是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有过六次出奇制胜的妙计,每条计谋都能让他增加食邑,被加封。

  这六条奇谋一般是指

  1.捐金行反间计,离间君臣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长达一年之久,刘邦部队被断绝了外援与粮草,陷入困境。

  这时候陈平献计,先让刘邦拨出40000斤黄金,买通楚军将领,让他们在楚军散布谣言,说道“钟离眜等将领功劳最大,却不能裂土封王,他们已经与汉王约好,一起消灭项羽,共分疆土。”

  霸王项羽果然疑心,不再与钟离眜等人共议军事。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2.以恶草近楚使

  要说对项羽来说,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亚父,为了离间项羽与范增,陈平不得不亲自出马。

  有一次,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营中,陈平先是让侍者奉上好酒好菜,然后将使者请到上座,并对他大献殷勤,还再三询问范增的身体状况,一副谄媚的模样,并低声对他说“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吗?”

  使者不解地说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

  陈平听后,故作吃惊地道“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呢!”然后马上改了辞色,将使者赶到旁边简陋客房,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自己更是拂袖而出,对使者不管不顾。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史记·陈陈丞相世家》

  使者回去将遭遇告诉项羽之后,项羽果然对范增起了疑心,不再听从范增的建议。

  最终范增离开了项羽,很快被气死。

  3.夜出子女二千人,解荥阳之围

  气死范增之后,刘邦就准备逃出荥阳,外面霸王的大军依旧包围着这座城市,想要突围,先得调开兵马。

  陈平让刘邦先写一封诈降信,约在东门投降,然后差遣2000多名妇女,一批一批地从东门出去,并让人大喊“快来抢女人啦!”城外的楚军一听东门全是美女,便纷纷跑来东门争抢美女。

  待得其他三门空虚,刘邦便带人从西门突围而出。

  4.蹑足请稳定军心

  公元前203年,韩信攻略齐地,军威大震,而刘邦在广武与楚军对峙,战况胶着。

  此时,韩信派遣使者前来请封,希望刘邦封自己为“代理齐王”,刘邦一听使者的话,当场,对着使者大骂道“我在这天天盼着韩信过来帮我,如今不但不过来,还要自立为王!”

  刘邦的话还没说完,突然感觉自己在桌子下面的脚被人踢了两下,抬头一看,陈平在向自己使眼色,这才回过味来。

  当即想通了其中关隘,如果这时候恶了韩信,他手握重兵,真的自立为王,要跟自己和项羽三足鼎立,那可就麻烦了,于是马上换了一副面孔,对使者说

  “韩信,身为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做什么假王。”于是地封韩信做了齐王。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卒立信为齐王。——《史记·陈丞相世家》

  5.请刘邦伪游云梦擒韩信

  公元前202年,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封韩信为楚王,很快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向陈平问计。

  陈平说“陛下的军队不如韩信,将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如果正面攻打,胜负难料啊!不如陛下效仿古代帝王出巡,南方有一个叫云梦泽的地方,陛下出游云梦泽,然后让韩信前来见驾。此时在韩信的地盘上,又师出有名,想必他必然回来谒见,到时候只用一个武士就能将他抓起来,避免刀兵之祸。”

  果然,刘邦到 云梦泽之后,韩信在路中央迎接,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其绑了起来,投入囚车,带回了京城,不再接触兵马。

  6.解

  天下既定,匈奴南下,刘邦统帅32万大军亲征匈奴,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围困于白登山。

  被围困7天之后,汉军,陈平献计“冒顿单于对新得到的阏氏宠爱有加,经常带着她进进出出,不如从她身上打主意。”

  于是,陈平让手下带着金银珠宝和一张美女图私下面见阏氏,献上珠宝给阏氏,然后请她将美人图献给单于,说是将画上的美人献给冒顿单于。

  阏氏一看,这美人国色天香,她要是近了单于,以后哪还有我的事?

  阏氏面色不虞,问使者,这是何意?

  使者说“我们原本打算将大汉第一美女献给单于,期望与单于罢兵言和,美人现在不在军中,所以先将画像献给单于。

  ,我们知道,这样一来,可能会夺了您的宠爱,可是事出无奈。如果您能解了我们的围,我们自然就不用献这个美人了,还不如给您多献上一些珠宝。”

  ,阏氏果然做好了单于的工作,让他放弃了继续围困汉军,解了白登之围。

  ,陈平的计谋对刘邦统一天下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计谋单独来看,看似并不那么高深,可是他对人性的把握可谓是淋漓尽致,每条计策都能深深控制住人心。虽然这些计策看起来都有点阴谋诡计的意思,争夺天下本来就是血淋淋的,不存在所谓正义,也就没有阴损不阴损之说。

  陈平的个人经历与品德

  陈平刚投奔刘邦的时候,两人纵谈天下,十分投机,刘邦决定将陈平收归麾下,而跟随刘邦已久的周勃与等人都劝刘邦说

  “这人曾经在家的时候就有盗嫂的恶名,跟随魏王不久,又投靠霸王项羽,现在在霸王那待不下去了又来投靠汉王,实实在在是个小人。而且经常受贿,这种人怎么能得大王重用?”

  对于陈平的个人品行,其实从他的就能看出一二。

  1.盗嫂、昧金

  面对周勃等人的诘难,陈平并没有对“盗嫂”一事做辩论 ,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不得而知。

  对先投靠魏王,再投靠霸王,又来投靠汉王,陈平是这么说的“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不同,魏王与霸王不能重用,而大王善于用人,我才来到这。”

  算是小小捧了一下刘邦,说得也算实话。

  对于“昧金”,陈平一点不以为耻“我来到这什么也没带,一无所有,才接受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无法生活,也办不了事。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我愿意辞职还家。”

  但从话中的意思来看,是劝刘邦任人唯才,想要用陈平,靠的是他的才华,与收礼无关。

  如果我们用这段话来看人品,就能看出不一样的东西。

  ,他说不收受贿赂,就无法生活,显然是假的,否则的话,为何收的礼物现在还没有用?可是他也没死啊!

  在刘邦麾下效命,最开始就是官居都尉,不可能养不活自己,收礼与否也许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也许是,与生存绝对无关。

  2.智释

  刘邦临死之前,感觉吕后势大,有意压制她的势力,而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凡事都站在吕后一边,想在临死之前除掉樊哙。

  此时樊哙正在讨伐燕王卢涫的路上,于是刘邦令陈平与周勃前去直接斩杀樊哙,然后让周勃夺印挂帅。

  在路上,陈平就对周勃说樊哙是陛下的老部下,劳苦功高,现在陛下在气头上,所以下令我们杀了樊哙,万一反悔了,我们岂不是?

  再说,樊哙是吕后的妹夫,现在陛下病危,现在得罪了吕后姐妹,我们以后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两人并没有杀樊哙,而是将他抓起来,绑上囚车,准备送到长安,在路上就传来刘邦死讯,最终陈平在吕后面前无过有功,马上被封为郎中令。

  3.诛灭

  刘邦当年一统天下之后,与诸将斩杀白马订立盟约“非而王,天下共击之”。

  可是刘邦死后,吕后就欲封为王,当时左右丞相分别为陈平、,以右丞相为尊。

  王陵就反对吕后对外戚封王,而陈平和周勃却赞成,下朝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等人,说他们背弃了先帝的白马之盟,对不起先帝。

  陈平说“在朝堂上力争,我们不如您,但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后裔,您就不如我们了。”意思是王陵只是成口舌之快,而陈平自己却保全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说的王陵。

  事实上,陈平只不过是为了迎合吕后而已,,不久王陵就从右丞相位置上撤了下来,陈上了右丞相。

  吕后驾崩,陈平与周勃等人铲除诸吕,并将少帝废弃,曰“少帝非惠帝亲子”,不仅如此,还将惠帝3个子嗣也抓了起来,说都不是惠帝亲子。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也。”——《史记·吕本纪》

  ,陈平与周勃迎立了代王为新帝。

  陈家爵位,四代而终

  陈平死后,他的儿子陈买继承爵位,然后陈恢、曾孙陈何相继继承爵位。

  到了陈何那一代,因为抢夺他人妻子,封国被废除,爵位到此为止。

  陈何被废发生在元光年间(第二个年号),他有一个兄弟名叫陈掌,娶了的姐姐,与卫家关系非常好。

  陈何被废之后,陈掌本来准备利用卫家的关系,希望恢复爵位,可是一直未能如愿。

  所以,期的太史公就在《史记》上写了这么一段话

  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然其後曾孙陈掌以亲贵戚,原得续封,然终不得。

  太史公的意思是,陈平的曲逆侯爵位一旦失去,就不能复得,算是应了陈平生前的那句话,因为他一生阴谋太多,会遗祸子孙,一旦封国被除,就不能再起。

  这是符合太史公的思想的,符合当时时代背景。

  陈平究竟是怎么想的?

  虽然符合太史公的思想,他的解读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陈平是否有这句话我们先不去讨论,假设是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以谋略出众,靠着自己的智慧从一介平民,成为权倾天下的丞相,他怎么可能说这样的话?

  这句话无论怎么看,都是在对自己后代失去爵位做预言,真正聪明人,是不会将话说满、说死,永远都想着留一条后路,比如杀樊哙就是这样,何况是自己家族的传承大计?

  所以,我觉得他这句话应该是在为家族灭亡的原因找借口,是在为自己的身后名计较。

  我们从陈平的生平来看,他却是做事不太地道,可是到了这个位置,他做的那些事,无论是私德有亏,还是计谋太阴损,其实都影响不了他的身后事。

  除了有一件在史书上不太起眼的小事与、常山王、淮阳王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

  将从皇位上拉了下来,还说他不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并将其他三个也从王位上拉了下来,彻底断绝了孝惠帝血脉,这件事才是真正能遗祸子孙的大事!

  可是,这却并不是能宣之于口的,就像废,迎继位,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可是他的家族,却在他死后被灭族。

  表面上看,他们家族爵位被除,或者被灭都与废皇帝无关,可是真是这样的吗?

  不仅如此,代王刘恒继位期间,正妻与4个嫡子短短两三个月就全部死了,这件事背后有何隐情?

  在这种情况下,陈平在临死之前,感叹一句“我这一生阴谋太多,恐会遗祸子孙!”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提起将自己遗祸子孙解释为自己“阴谋太多”,将来无论是否会遭到清算,起码不会被灭族吧,因为我这些阴谋都是为了大汉统一天下啊,都是为了国事,哪怕遭受“报应”,也不能太过分吧!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