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力能扛鼎成千古佳话 ,秦武王却举九鼎而亡
,即,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1年—前307年在位),之子。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喜好比武角力。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嬴荡被鼎砸死,晋景公掉粪坑而死,被雷劈死,开国因为抢了儿媳妇被儿子杀死,北魏因为皇后出轨被气死,这些皇帝生前风光无限,却死得如此令人唏嘘!
“,力能扛鼎”,成千古佳话,“秦武王嬴荡,举九鼎而亡”,成千古笑柄。
那些生前风光,死得奇葩的帝王
人生一世,孰能无死?
虽然从文学上来说,有很多事都是“我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可是朴素点来说,大概“死”才是大多数人都最不想面对,却又无法避免的一件事。
既然是最不希望发生的,那我们也无法预知这一刻到底会如何来临。
普通人如是,帝王将相亦如是!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被践行到了极致。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一些帝王的奇葩死法
1.被饿死的之首——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其实饿死人是常事,被饿死也不算什么奇葩死法,关键是这个人身份太特殊。
齐桓公,的后代,第16位国君,用为相,一手将齐国推向巅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样的一代雄主又是如何轮到被饿死的境地的呢?
原来,齐桓公晚年,重用易牙、等小人,使得小人专权,导致齐桓公病重之后,这几个被重用的小人为了不让齐桓公与外人接触,进而分薄自己的权力,将齐桓公安置于一个与外隔绝的宫殿,外人难以接触。
这时候 ,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忙于争权夺利,权臣们也在等待一个胜利者,好投靠下一张饭票,都将齐桓公忘于脑后。
直至齐桓公死了很久之后,尸体依然躺在病床上,而身上的蛆虫都已经从窗户爬到了房外,不可谓不悲催!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齐太公世家》
与之类似的还有南朝时期的,一手建立南朝梁,因为引狼入室,接纳入梁,86岁高龄却被活活饿死。
2.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
这个下面会详细介绍,先不多说。
3.掉进粪坑而亡——晋景公
晋景公是春秋时期第26位国君,在位19年,不算有名,他的死却让他“留名青史”。
《左传》里面介绍,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醒了之后就让一个名叫“桑田巫”的巫师给他解梦,桑田巫说“看来您是吃不到新麦了。”
到了6月份,新麦成熟,晋景公连忙令人将新麦子献上来,然后还特意让桑田巫来看看,意思是“看吧,我活着吃到新麦了!”,然后令人将这个解梦不准的巫师杀掉。
麦子还在做,饭还没端上来,晋景公突然感到腹胀,就起身去上厕所,谁知道竟然掉到粪坑中,就这样死了。
最终,他还是没吃到新麦。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左传·成公十年》
4.被雷劈死的——武乙
武乙是第27任君主,在位35年,是商朝后期比较重要的一个君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抗神权。
《史记》中记载,武乙曾制作过一个人偶,并将其命名为“天神”,然后与这个天神赌博,天神输了,他就将他装到一个盛满血的皮袋子里,然后高高挂起,弯弓搭箭,朝天射它,武乙称之为“射天”。
后来,武乙在平原上打猎,突然晴天里一声霹雳,不偏不倚朝着武乙而来,武乙当场倒地身亡 。
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史记·殷本纪》
相比于前面的,商朝毕竟历史久远,可信度大打折扣,我个人是不信的,我更觉得是那些被边缘化的“神学者”,也就是巫师们编造的。
5.酒后戏言被后妃捂死——东晋孝武帝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权利最大的君主,在他35岁的大好年纪,因为一句戏言,被后宫之人活活捂死。
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6.皇后私通,皇帝得知后气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7位皇帝,也是北魏王朝比较杰出的皇帝,庙号“高祖”,本来就积劳成疾,在南征途中,因为得知皇后冯妙莲与宫中执事高菩萨私通、秽乱宫闱,直接被气死。
始以疾归,颇有失德之闻。高祖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乱。及高祖在 汝南不豫,后便公然丑恣,中常侍双蒙等为其心腹。——《魏书》
7.抢了儿子媳妇做皇后,被儿子所杀——西夏开国皇帝
作为开国皇帝,一般都是雄才伟略,可是这个,在46岁时,竟然将已经与太子定亲的女人,立为新皇后,遭致杀身之祸,可谓是“作死之典范”!
皇帝也是人,仔细一想,历史上死得比较奇葩的帝王其实还真不少,以后再慢慢分享给大家,现在还是回归正题。
九鼎
传说中,将天下分为九州,然后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又将九州的、奇异之物刻于鼎上。
从此,九鼎象征九州,成为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的象征。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书》
时期,九鼎就被放在夏朝都城;商朝建立之后,又将九鼎移到商都;盘庚定都于殷之后,九鼎被移到殷都;周武王灭商,九鼎被放置于洛邑。
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耕注》
历经三朝,九鼎成为传国宝器,正统的象征。
诸侯问鼎
公元前606年,率领大军北上,以“勤王”之名一路来到周天城洛邑附近,并陈兵示威,“观兵于周疆”,在周天子脚下来了一场军事演习。
八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史记·楚世家》
此时的周天子是,看到楚军雄威,内心惶恐不安,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
楚庄王看到王孙满之后,就问道“听说九鼎就在洛邑,我很知道这九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有几何,又重几钧?”
王孙满敢怒不敢言,委婉地说道“在德不在鼎……”意思是想要问鼎天下,要修德行,虽然话说得很漂亮,身为天子之臣,却对诸侯问鼎,不敢降罪,也只能耍下嘴皮子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史记·楚世家》
有了这次楚庄王“问鼎之轻重”之后,诸侯们纷纷有了“问鼎”的想法,奈何互相牵制,难以如愿。
直到时期,随着周赧(nǎn)王之死,东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秦昭襄王将九鼎据为己有,将其迁入咸阳。
可是,到一统天下之时,这九鼎已经不知下落。
秦武王举鼎
秦武王嬴荡,就是得了九鼎的秦昭襄王的哥哥。
公元前311年,19岁的嬴荡继承秦国王位。嬴荡天生神力,此时少年得志,再加上秦国尚武,秦武王更是重武好战,有之心。
公元前307年,攻占宜阳,秦武王高兴之下令樗(chū)里疾先带领兵进入周王都,随后自己亲自带领大军来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在周王太庙之中,嬴荡与自己手下的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没想到,竟然大鼎脱手,膑骨断裂,当天就这么死了。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史记·秦本纪》
史书上对于秦武王举鼎而死,就寥寥数语,大致都是因举鼎 ,“绝膑”而亡。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倒是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扩充,第92回“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陷秦”中有详细描述,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秦武王虽因举鼎而死,却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秦武王天生神力,又因为举鼎而死,身为一国之君,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模样。
事实上,因为少年得志,所以年轻气盛,最终以一种奇葩的死法离开人世,秦武王嬴荡在举鼎这件事上肯定是做错了。
,就如前文所言,帝王也是人,哪个人能不犯错呢?观其在位期间,他并不是一位头脑简单的壮汉。
之所以会跟人比拼举鼎,可以说是年轻气盛,也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诸侯争霸,战争无处不在,勇武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钱,再加上秦国尚武,身为国君,适当展现自己的勇武也能鼓舞士气。
秦武王在位4年时间,他设置丞相,驱逐,结盟,联越制楚,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可以说都有极大建树。
只不过,一切都随着那一只鼎的砸下,化为了泡影。
所以说,人啊不能飘,得志切莫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