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用的冰块是怎么来的 古人是怎么用热水
对古人制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爱句子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2000年前的热水制冰,是真是假?
冰块、冰棍、冰淇淋,这些冰饮是我们夏季所不可或缺的,它们陪伴着我们度过炎炎夏日。
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之下,想要在夏季获得冰块,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有一台电冰箱就可以了,用冰块来消夏并不是今人独创的,早在古代,便已经有了使用冰块消夏的传统,在一些宫斗剧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炎炎夏日,一盆冰摆放在屋子的中间,几个宫女用扇子对着冰块扇风,以使屋内气温得以下降,那么古人所使用的冰块是哪里来的呢?我国古代夏季所使用的冰块通常有两种来路,第一种就是“储存冰”。
夏季虽热,但也并不是什么地方都热,在一些高山洞窟和地下洞穴之中,就可以持续保持低温,而这些地方就被古人当成了天然的冷库。
冰块在夏季是稀罕物,但在冬季却是十分易得,所以只需要在冬季开凿冰块,并将这些冰块储存到洞穴之中,便可以留到夏季使用了。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储存冰块,古人便对这些地下洞穴进行了修缮,或者干脆人工挖掘专用的冰窖。不过“储存冰”并不是谁都用得起的,因为并不是谁都能拥有庞大的冰窖,能够用上“储存冰”的,一般都是王室贵胄。那么,普通人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在夏季享受这一份清凉呢?也不是,可以用热水制冰。在没有现代化制冷工具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使用热水制冰的呢?即便是现在,中国古人的热水制冰仍然是物理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之一。
西汉时期所著的《淮南万毕书》用一句话记载了古人制冰的方法,原文如下“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就是说将热水放在瓮里,用布料密封起来,在井中放三天就可以结成冰块了。
《淮南万毕书》中的记载,乍一看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想要结冰,温度就必须要降到0度以下,井中虽然清凉,可距离0度还差得远,既然井中的温度都没有达到0度,放在井里的瓮中之水怎么可能冻成冰块呢?
科学家们很快想到了一个物理学效应,那就是“焦汤效应”,当气体穿过一个多孔性物质时发生了不可逆的绝热膨胀,就会导致温度的急剧变化。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除去氢和氦以外的多数气体,在节流膨胀后,温度会下降,产生制冷效应。根据《淮南万毕书》的记载来看,用来进行密封的布料就可以算是一个多孔性物质,而热水制冰也与焦汤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验证古人热水制冰的真实性,学者李志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使用玻璃容器代替了书中所说的瓮,又使用装有冷水的桶代替了井。
在实验刚开始时,玻璃容器中的热水冷却得非常快,很快便从接近100度下降到了20度左右,之后温度下降开始变缓,数个小时后才从20度下降到了7.5度,最终温度停留在了6度左右。这个实验虽然证实了古人热水制冰方法的确可以降低水的温度,但却并没有真的使容器中的水结冰,所以仍旧无法证明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热水制冰是真是假。也许是因为《淮南万毕书》中的记载过于简洁,使某些关键的因素缺失了,又或者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被我们忽视了,,也有可能是书中的记载失实。关于中国古代的热水制冰,你觉得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