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杀伤力并不是很大 古人打仗为何能一箭
今天爱句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弓箭杀伤力不大,为何打仗时能一箭将人射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爱句子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装战争电视剧中有一个经典的场景,那就是两方交锋,其中一方躲在盾牌后面射出弓箭,敌方如果抵挡不力,那么就会在漫天箭雨下损失惨重。可是众所周知,今天的人们被子弹打中后,只要没有伤到要害就不会立即死亡,那古代的弓箭真的有这么厉害?能让人一箭死亡吗?
古代弓箭杀伤力不大,为何打仗时能一箭将人射死?你看箭上涂了啥
弓箭这种兵器早在3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工业技术不发达,只能将木棍或者竹棍当作制造弓箭的原材料,一般是将坚硬木棍的一端削尖,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这便是弓箭的雏形。后来进入石器时代,人们就将尖锐的石子、贝壳等绑在箭的前端,这样制造出的弓箭更具杀伤力,再后来又慢慢的改善为青铜箭头和铁箭头。
弓箭虽然是远程射击兵器,特别考验技术,想要在百米之外伤人还是有些难度的。据史书记载,古代弓箭的射程一般在150米左右,力气大的壮士虽然能射出400米左右的距离,但这样的人才毕竟是少数。说,作战双方都会穿上防御盔甲,能够有效的起到抵御作用,可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箭死亡的比率还是很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射中致命要害。古代将士的盔甲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中防御性最强的是铁索连环甲,专家曾经用复原的铁索连环甲做过测试,若是做100米之内,弓箭便能射穿盔甲,使人受伤。铁索连环甲珍贵,一般只有将领才能穿戴这种盔甲,而一般的小兵穿戴的是鱼鳞甲,价格低廉,而且防御能力弱。
所以要是自身本领不够,小兵还是比较容易中箭的,要是不小心被敌人射中了要害,那可能还没等到战争结束就立马在战场上倒下了。一些将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心脏的位置放一块护心镜,小兵并没有这样的待遇。
其二,不治而亡。一箭毙命特别考验射箭人的技术,战争上的小兵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大多数射出的箭只能伤人,比如划破皮肤或者伤到四肢。而伤到四肢的战士行动不便,就会在近距离作战时给敌方可趁之机,更容易在战场上死亡。
有幸活下来的战士会被带回军营,古代军队的草药有限,在战争频发时伤员更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救治,而且要是将领受伤,军医必须先全力救治将领。更何况军营环境艰苦,就算得到救治,战士也没有好的条件养伤,所以很多将士都是不治身亡。
其三,中毒。古人知道仅凭弓箭想取对手性命是有难度的,为了让弓箭发挥最大的作用,他们一般会在箭头涂上毒药或者“金汁”。只要箭头伤到了对方,他们就一定中毒或者感染,古代医疗环境差,一个风寒都可能要人性命,所以中毒和感染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金汁”中有很多细菌,会加快伤口感染发炎的速度,中毒就更不必说了,若是没有相应的解药,一般很难活下来。所以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来看,古代的弓箭还是很有杀伤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