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百胜的戚家军为何在明朝末期消失了呢?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社会以名字命为军队的不多,像,等,像这样的军队那都是有着不凡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军队。往往都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像今天我们说的一样,这样厉害的一支军队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呢?
在这几支军队在,戚家军的声名丝毫不次于岳家军,而更具鲜明特色的是,戚家军是以抗击而闻名后世的,称之为一支英雄军队也不为过。
提起,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明朝的奇葩,在明朝令人记忆犹新的还有一项,那就是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中国和日本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而明朝应该是除了近代以来深受倭寇流毒最严重的一朝。
而在沿海地区人民深受毒害的时候,一支英雄部队站了出来,连战连捷,把沿海倭寇荡平,还了百姓一个太平,这支部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戚家军。
提起戚家军,在明朝历史上无疑是带着一些神奇的色彩,因为这支部队取得的战绩太过辉煌。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因为而得名,戚家军凭借着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自成军起,戚家军历经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嘉靖四十年台州大捷,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倭寇三千余,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经横屿、牛田、林墩三战,斩倭寇五千余人。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经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共斩杀倭寇两万余,福建倭寇被一扫而空,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吴平,击败吴平手下的海盗三万余人,吴平逃亡海上。
隆庆元年,戚继光及其戚家军三千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戚家军火枪队易步为骑,成为中国第一支火枪队。戚继光督阵蓟辽期间编练车步骑营三万。隆庆二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蒙古铁骑三万入寇,戚继光以车营抵挡,自己率八千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大破朵颜三万铁骑,逼董狐狸向请罪;三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又率火枪骑兵队出塞包抄,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这种战绩在终明一朝都算得上恐怖。也可以看出戚家军战斗力之强世所罕见。
这样的一支精兵,为何在万历二十三年爆发了一场“蓟州之变”呢?蓟州是当时明朝“九边”之一,是重要的军事战略据点,明廷称之为蓟州镇,他和其他如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八个边防重镇一起成为了明朝北方重要的战略防线,维护着大明帝国的安全。
在如此重要的军事重镇,又是以纪律严明而著称的戚家军,如何会突然爆发叛乱呢?对于这一兵变世间,朝鲜方面在史书中曾有过详细的记录“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宝可。”
这一记载有用的价值不是太多,除了点明了时间地点之外,主要说是因为欠饷的问题,所以戚家军才不得已发生兵变,但却被蓟镇总兵一举擒获杀死。
在《两朝平攘录》中,对于这一事件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兵变,戚家军被处死一千多名,对于仅仅只有三四千之众的戚家军来说,经过这一事件之后,元气大伤,从此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么事情真的是因为欠饷的原因引起的吗?
从表面上看,好像如此。当年的戚继光,为了训练出合格的戚家军,在饷银上也给予了倾斜,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戚家军的饷银比一般的军队要高上很多。但从明朝万历中期开始,在去世之后,朝廷的财政逐步吃紧,不能及时兑现戚家军的军饷,由此引发了他们的不满,毕竟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死拼活作战,到头来却领不到饷银,难怪他们要搞事情。
其实从深层次看,这次兵变,作为总兵的王保直接下狠手,将所有参与的戚家军士兵全部处死,就有点过分了。说白了,这些戚家军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发起诉求,却被王保扣上兵变的帽子,原因是什么?
梳理其中的因果,还在于军功的问题。戚继光所组建的戚家军,作战勇敢,军功最大,这引起其他军队的不满,特别是后来戚继光去世,张居正这一大靠山也不在了,王保等人趁机出手,借助“兵变”处死大部分戚家军,让这一赫赫有名的大明王牌军队从此覆灭。
战斗力爆棚的“戚家军”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崛起于东北的女真部,开始成为争夺中原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