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作为太子,为什么那么在意卫绾?
,代郡大陵人,西汉时期大臣,官至丞相。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和太子之间,往往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皇帝死了,皇位顺理成章是太子的。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有些疑心病重的皇帝就会认为,太子是盼望自己早点死的。
所以在古代皇家,太子这个位置,往往都是如履薄冰的。历史上甚至还有一个著名的‘太子诅咒’,基本上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的嫡长子或者所立的太子,都无法顺利即位。
因为太子的特殊性,皇帝允许太子参政议政,一般不允许太子和朝臣们交往过密,培养自己的党羽,因为太子的在朝臣们中的拥护者多,很容易就会左右朝政,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利。
而卫绾当时就是因为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才不接受太子的邀约。卫绾认为只要自己忠于职守,尽了自己的本分就好,谁当了皇帝,我一样好好工作就是了,没必要提前效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得不说卫绾是一个直臣,也是一个心思细腻小心谨慎的人。
当时作为太子的,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刘启那时候为了尽快的熟悉朝政,正在极力的想和朝臣打好关系,希望以此得到大臣和的认可。
那次宴会就像是一条路,路上来往的都是同路人,而卫绾的拒绝就像一个大写的不认可,刺激了的刘启,所以刘启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后来,直到刘启继位之后,都没把这件事忘了。
那么,刘启作为一个堂堂的太子,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卫绾呢?
当时刘启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的男孩,初涉朝政,根本就不认识卫绾。他当时之所以在意卫绾,主要是因为向刘启推荐卫绾的人,是汉文帝。
众所周知,刘恒几乎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君主了,刘恒在刚登基时,就妥善解决了开国功臣党的问题,重视农业发展,关注民生,带头去民间劳作,规定皇家用度一切从简。
刘恒在位期间母慈子孝,夫妻和睦,没发生过乱政事件,对内休兵安民,对外积极外交,去世的时候还吩咐,无需守三年国丧,只需要吊丧三日即可。刘恒的一生,无论是做儿子,做夫君,做父亲,还是做领导几乎都挑不出什么毛病,堪称完美。
这样的父亲推荐的人,刘启自然不敢不重视,可是头一回打交道,就吃了闭门羹,这也让刘启感到很懊恼。
至于汉文帝为什么要推荐卫绾,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观察之后,汉文帝认为卫绾确实是个人才。
卫绾最开始被刘恒看上,就是因为车技好,车技在古代是君子必修六种功课中的“御”,简单来说,卫绾最开始是刘恒的司机。
别看不起司机啊,汉朝的时候,用人是不论身份地位的,只要有才能,一律都可以出来做官。例如,开国功臣最早就是的司机,后来跟刘邦打仗,一跃成为开国功臣,也算是司机中的传奇人物了,而夏侯婴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荣耀庇荫了好几代后人。
而卫绾作为汉文帝的车夫,后来更是从车夫一路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将司机变成了一个潜力型职业。
不同的是,夏侯婴给刘邦赶了几十年的车,所以才逐渐上位。而卫绾则是,正中汉文帝刘恒的心意。
汉文帝刘恒非常爱飙车,换到现代简直就是炸街小王子,根据《.袁盎列传》中的记载,汉文帝在巡视霸陵的时候,想要从高处陡坡上面急驰下去,被骑马的袁盎拦住了,袁盎担心车毁人亡,劝住文帝,阻止了汉文帝的飙车行为,不然文帝一定是会飙下去的。
而登基之后,卫绾就做了一个郎官。郎官这个职位,类似于御前带刀侍卫,能够亲近皇帝,一般皇帝想要重用谁之前,都会先封为一个小官,就近观察其人的品行能力。
汉文帝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一生守成,他认为卫绾是一个小心谨慎,而且很少犯错的臣子。所以汉文帝认为以当前的局势,一定能够用得上卫绾。所以他还在临终前嘱咐刘启,一定要好好对待卫绾。
后来刘启继位,因为记着之前的事,并没有任用卫绾。换做旁人可能会讨好新君,免得被穿小鞋,卫绾依然在原来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并没有一丝讨好。
知道刘启登基一年之后,刘启渐渐地能够面对这件事了,这才将卫绾叫来给自己赶车,创造一个机会和卫绾共处。
在赶车的过程当中,刘启就问卫绾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赶车么?
卫绾当时回答说不知道。
刘启又问我之前叫你参加我的宴会为什么不来?
卫绾回答我病了。
刘启接着又说那我送你一把剑吧?卫绾则是坚决推辞说,家里还有先帝赠的六把剑,您这把剑我就不要了。
这段对话,简直老实的可爱,让刘启都叹了一口气,算了,拿什么理由跟人家计较呢,于是在这之后,刘启就开始任用卫绾。
刘启重用卫绾之后,发现卫绾这个人,做事非常谨慎,极少出错,而且宽宏大量,经常包容属下的过失,从来不争功,简直是一朵不染尘埃的小白花。于是就更加信任卫绾了,后来将卫绾封为河间王太傅。
注意,这个职位是这么念的,河间王的太傅,就是朝廷的辅佐大臣,也是帝王之师。这个职位,只有深得帝王信任和有能力的人才能去做。
后来爆发,刘启派大将军平定七王之乱,卫绾辅助招募士兵,周亚夫当时就跟卫绾说,有个城池久攻不下怎么办?
卫绾给周亚夫出主意,不如先断了敌军的粮草,以此来威胁他们。此后,周亚夫听取了卫绾的意见,果然拿下城池。
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卫绾就凭借辅佐平叛的功劳,升任为河间中尉,一下子从文官变成了武官,因为卫绾在每个职位上都做得很出色,所以后来又被汉景帝封为建陵侯,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又做回了文官。
卫绾虽然没有上战场打过仗,也算是文官武官都做过了。
再之后,太子因为其母言行恶劣而被废,卫绾这个太子太傅也受牵连,随即被罢官回家了。其实太子刘荣被废,纯粹是因为他母亲的问题,太子本身并没有犯什么错,所以也就不算卫绾这个老实人的责任了。
朝廷中有一个立场问题,认为卫绾是废太子的人,如果继续任用,想必不会的辅佐新太子,所以就贬黜了卫绾。
简单的来说,哪怕你没有错,为了能够的效忠新君,也要由旧主子不分的将你发落,再由新主子将你找回来,如此臣子才会战战兢兢,不敢再有二心。
如果换成别人,这招对人心的拿捏确实有用,对于卫绾,一个从文帝时候就兢兢业业的打工者,连当年做太子的刘启,都可以不给面子,怎么会有二心呢。
所以,刘启的这番折腾,确实有点。
在被立为太子后,刘启又打着新太子的旗号,将卫绾召回,重新做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换人,太子老师不换人。
这次刘启还是将卫绾封为御史大夫,掌管刑狱,因为御史大夫做的好,监狱管的好,五年后,卫绾又被任命为丞相。
至此,卫绾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了。
卫绾这个人,敦厚谨慎,所以一生顺风顺水,最终得以身居高位,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做事勤勉负责,能够做到不出错,也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要说卫绾没有能力,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做到圆满周到。卫绾的能力,完完全全是在文帝和景帝的时候被历练出来的,这绝对是身经百战的能力。
一般拥有丰功伟绩的臣子,一定是在国家面临巨大改变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只有出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正所谓大破大立。
而卫绾做经历的时代,是汉朝倡导休养生息的两代帝王在位时期,所能做的只有稳重求进。
后来景帝去世,武帝继位,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最能折腾的主,稳中求进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了。于是在汉武帝继位一年之后,汉武帝认为卫绾与自己政见不和,就找了个狱中含冤者未能平反冤情的罪名,将卫绾罢官。
从此,卫绾只享受侯爵的封赏,再也没什么实权了。
虽然卫绾自此之后被罢免,但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汉武帝这一朝,多少重臣都,能够平安,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有人说,卫绾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臣子,这一点我们保留争议。什么是优秀的臣子呢?曾经说过,丞相的职责包括,辅佐君主做出正确的处理政务,领导群臣各司其职,安抚四方诸侯和各族,使百够。
这几条,卫绾身为丞相全都做到了。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他一定算是优秀的臣子。真正的天纵英才是很少的,大多数人正是卫绾这样的普通人,出身普通,资质也普通,通过兢兢业业的历练,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走出一条明晃晃的逆袭之路。
这就是卫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