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只是个混混,为何吕公第一次见面就想把女

历史人物 2022-10-24 11:35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吕公(?—公元前203年),名文,字叔平,战国末年单父县人,汉高后的父亲,的岳父。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按照史书上给出的解释,吕公当时之所以第一次见到刘邦,就想把女儿嫁给刘邦,主要是因为吕公会相面。

  据史书记载,吕公这个人,有看相断前程的本事。所以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看到刘邦之后,马上就觉得刘邦,将来铁定是要做的人,所以才马上拉着刘邦,非得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

  对于这件事,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据《汉书》记载,当时吕公给刘邦的理由,就是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翻译成现代话,那就是‘我会相面,这辈子看过很多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你面相更好。所以我有个闺女,我决定把闺女嫁给你’。

  这是当时吕公的原话,或者说,是后世史官记录下来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吕公原话有可能并不是这么说的,意思肯定是这个意思。

  这样看来,吕公把女儿嫁给刘邦,似乎真的就只是因为刘邦面相比较好而已。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还原那段历史,把当时这件事的所有参与者都还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吕公的这个说法,其实相当扯。

  吕公的真实目的,可能真的就只是想找一个和自己家的女婿,想要做一次风险投资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刘邦他们家是个什么情况。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固有印象当中,刘邦似乎是出身底层。至少在刘邦起兵之前,刘邦家里一直都很穷,而且一直都是社会底层。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实际情况可能和我们的传统印象有点区别。

  据史书记载,刘邦的祖上是大夫士会。当年在春秋时代的晋国,有六个超强的卿大夫世家。这六个世家后来把持了晋国朝政,然后又相互混战,韩赵魏三家胜出,并且瓜分了整个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而刘邦他们家,就是这六家当中,落败的其中一家。

  虽然刘邦他们家祖上,在朝堂斗争当中落败了,但他们家贵族的身份却并没有改变。至少到了刘邦他爷爷这一代,还算是贵族。据史书记载,战国末年,刘邦的爷爷,曾经担任过丰县的。丰县就在沛县旁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他们家来到了沛县地区。

  而到了刘邦他爹这一代,因为正好赶上,所以刘家就衰败了。但即便做不了官,刘家还是有一些土地的,至少可以做中农或者富农。而且,到了之后,刘家的经济情况,可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对于刘家当时的经济情况,其实有两件事可以作为佐证。第一,据史书记载,刘邦早年不事生产,还曾经因为仰慕魏国的,外出游历过一段时间。

  要知道,刘邦的青少年时代,那可是正处于秦灭六国的那段时间。在这种天下动荡不安的时候,刘邦还有能力外出游历,而且还不用帮家里工作。这就证明,当时刘家虽然经济情况一般,但还养得起刘邦这个闲人。

  第二,刘邦他们家一共是兄弟四人,刘邦排行老三,老四则是叫刘交。据史书记载,刘交从小就喜欢读书,还曾经拜荀子的学生浮丘伯做老师。也就是说,刘交其实是荀子的徒孙。

  在战国末期乃至秦朝,读书这件事,始终是很奢侈的事情。当时刘家能让刘交读书,而且还是拜在荀子学生的门下。这也从侧面说明,刘家当时的经济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至少在当地来看,应该不算是特别穷。

  而到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刘邦是通过正经的官吏考核,当上了秦国的官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类比今天的话,就是派出所所长。

  当上亭长之后,刘邦依靠这层亭长身份,在当地那是非常吃得开的,各方面都得给他一点面子。再加上刘邦做事比较圆滑,在县里面也有关系。所以在沛县当地来说,刘邦其实也算是沛县一霸了。

  ,就私生活方面来说,刘邦确实差了点。因为常年在当地的灰色地带生活,刘邦的私生活确实不太检点,而且还和当地的一个的女子,私通生下了一个孩子。

  就这样,到了吕雉他们家来沛县之前,刘邦已经三十多岁了。虽然在现代的话,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的男人,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在秦朝那会儿,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确实也算是大龄剩男了。

  吕雉他们家来沛县之前,刘邦他们家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如此。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吕雉他们家的情况。

  据史书记载,吕雉他们家,原本是山东单县人,在当地也算是比较有钱的。后来,吕家为了避祸,所以才离开了单县。因为当时沛县这边的县令,和吕雉他爸关系不错,所以吕家才全家搬到了沛县。

  而吕家搬到沛县之后,因为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很好,所以搬家来沛县的时候,整个沛县的官吏都去吕家拜访,恭贺吕家的乔迁之喜。也正是在这次乔迁宴上,吕公第一次见到了刘邦。当时刘邦一分钱没带,进门的时候,却说自己要送‘一万’的礼金,所以吕公才瞬间注意到了他。

  这就是吕公和刘邦第一次见面。

  据史书记载,当时刘邦这么喊出来之后,吕公第一反应其实是有点生气的,还以为是当地的黑社会过来搅局,甚至还想把他赶走。刘邦进来之后,,和县里的那些官员言谈无忌,随意调侃其他人。而县丞,还为吕公介绍了刘邦,说刘邦只是个会说大话的混混,并没有什么恶意,所以吕公才没有计较。

  从史书上记载的这段历史当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吕公到底和沛县县令要好到什么地步,才会导致他刚到沛县,整个沛县的官员,都不得不去给他送礼呢?

  这其实很不合理。

  如果是县令的直系亲属,或许还情有可原。但问题是,吕公只是县令的朋友,朋友这层关系,就算关系再好,始终还是差了一些意思的。

  第二,吕公他们家搬到沛县,是为了避祸的。至于要避什么祸,史书上完全没有记载,就算野史上都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当时吕家的实际情况,我们最多也就只能稍微猜测一下而已。

  但有几件事,肯定是确定无疑的。,吕家是为了避祸,所以才来沛县,寻求沛县县令的庇护。第二,这场给吕家接风的宴会,是在沛县县令暗中授意之下进行的。要不是看着县令的面子,谁会在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户呢?

  第三,吕公到了沛县之后,那位做县令的好友,是曾经明确表示过,自己想要娶吕雉的。这事也是明确记载于汉书当中的,据《汉书》记载,吕公提出想要把女儿嫁给刘邦之后,酒席散去,吕公的夫人表示很不满,曾经明确表示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沛县县令想娶你女儿,你都不愿意,为什么要把女儿许配给刘邦这么个人呢?

  这事是不是也很奇怪?

  沛县县令明明和吕公关系不错,为什么却提出要娶吕公的女儿呢?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也有可能是沛县县令看中了吕公的家产,或者真的看中了吕雉的美色。但从当时吕公能够投奔沛县县令这件事来看,这位县令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不管当时细节到底是怎么样的,,吕家初来沛县的时候,情况并不是很好,完全就是逃难来的。虽然家里有点钱,但他们家的问题,肯定不是单纯能用钱解决的。要是真能用钱解决,估计吕家也不会跑到沛县来避难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吕家到了沛县之后,急需找一个当地的牛人,庇护一下吕家。

  在沛县当地,最牛的自然是沛县县令。再加上吕公向来和沛县县令交好,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吕公似乎都应该选择这位县令寻求庇护,才是最为合适的。

  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代入吕公的视角,可能会发现情况有点不太一样。

  ,按照秦朝法律,县令是轮换的。也就是说,这位沛县县令结束任期之后,是要去其他地方做官的。如此一来,等到县令的任期结束,吕家该怎么办呢?要知道,吕家可是打算在沛县扎根的。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沛县找一个当地的人做靠山。

  ,如果吕公真的把女儿嫁给了沛县县令,以那位县令的年龄,此时多半已经娶妻。那也就是说,吕雉嫁过去之后,基本上只能做妾了。妾和妻的地位,在古代那是天差地别的。吕公不到,怎么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去做妾。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出现在了吕公面前,成了吕公新的选择。

  当时的刘邦,是当地的派出所所长,在当地很有影响力,而且还不像县令那样需要轮换,可以一直在沛县工作。这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吕家想要在沛县扎根,有刘邦这么一个人帮忙,自然事半功倍。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当时吕公才会提出,要把女儿嫁给刘邦。不管其中细节如何,吕公真正的目的,肯定是看中了刘邦在当地的影响力,看中刘邦能够帮吕家在沛县扎根,所以才选择了刘邦。至于相面的说法,估计只是吕公的一个借口罢了。

  ,后来刘邦彻底发达,成了皇帝,这估计就是谁都没想到的事情了。吕公大概自己也没见到,自己只是想找个女婿做靠山,结果却直接找了个皇帝。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