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发动过几次北伐?为何最后都输了

历史人物 2022-10-24 11:35www.ai-classes.cn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爱句子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早在策中就已定下的奋斗目标。诸葛亮一生为蜀国殚精竭虑、披肝沥胆,是我国封建社会有名的贤臣和良臣,他与在我国历史舞台上,演绎了完美的“君臣配”,其优良的品格和作风,得到后人敬仰,《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描写成一个完人、圣人。

  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北伐的失败就是诸葛亮大意和错误指挥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三足鼎立”之势。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攻打祁山,没有亲自上阵,而是派了马谡作为主帅北伐,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开始。其实我们知道,兵败失荆州,刘备惨败夷陵后,蜀汉已经元气大丧,仅占益州一地,可谓地僻民穷,就像人们质疑的那样,诸葛亮完全是穷兵黩武,两路北伐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但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未放弃他筹谋已久的北伐计划。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刘备在临终已经告诫过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但诸葛亮没有顾及刘备临终遗言。就在“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大好形势下,马谡仍然丧失街亭。街亭是一个关键点和核心位置,街亭失守,标志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甚至也预示着“”失败的不可逆转性。自此以后,北伐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一样,再没有吹鼓起来。

  街亭失败,诸葛亮,请求“自贬三等”,这些都无济于事,这次失败让诸葛亮前期的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袭冀县、骂、破这些工作都付之东流。

  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诸葛亮也吸取了经验教训,后面陆续的北伐工作,自己都亲自上阵、亲力亲为。可惜的是,后面几次北伐都以败北宣告结束。第一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致使蜀汉北伐主力进退失据;第二次是因为路途艰险,粮草转输困难导致军中乏粮,只得被迫撤军;第三次是因为之子张苞追击魏军时不慎跌落深谷,后伤重而死,诸葛亮因悲恸过度而生病,已无法指挥作战,不得已撤兵;第四次是曹魏施反间计,命细作潜往成都大肆散布谣言,后主猜忌诸葛亮拥兵自重,于是下诏撤军;第五次是因为督运粮草不利,导致前线军粮接济不上,李严害怕被惩罚,于是矫诏(伪造刘禅旨令)大军班师。第六次因坚守不战,诸葛亮,最终病死五丈原,遗命代理统帅,率军撤回蜀境。

  我们知道,蜀营里有一员大将不得不提,他就是关羽。“”的故事说的就是关羽。“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描绘了一幅三国鼎立的蓝图主力部队可先向南、向西攻取荆、益二州,之后若天下有变,可命一大将率荆州之众向宛、洛,而后出于秦川,以北伐复兴汉室。

  从这段隆中对不难看出,诸葛亮对于荆州地位的重视和志在必得。后来,三足鼎立形成之后,诸葛亮本应该亲自镇守荆州,他却留下关羽镇守。因为关羽此人性格心高气傲,自始至终,对于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战略计划都持懈怠状态,把关羽留在荆州,这是诸葛亮的一步错棋。

  蜀国大军已经兵分两路,而且荆州、益州相距千里之遥,何况关羽、刘备、诸葛亮又兵分三路,更加削弱了蜀国仅有的兵力,所以这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北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诡异现象南征易,北伐难。北伐成功却只有寥寥几次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命大将扫荡蒙元残余势力的北伐,再就是国民政府针对而发动的了。

  “六出祁山”的这场旷世博弈,最终以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诸葛亮一生“运筹于帷幄之中,”,北伐失败,不得不说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也有难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时候。

  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六伐中原徒劳无功,主要是他的对手是极善用兵的曹魏太师司马懿,司马懿堪称是诸葛亮的克星。这话不无道理,诸葛亮的劲敌司马懿也是一位军事奇才,善统兵,会打仗,就比如诸葛亮送女人衣服意在激怒司马懿这个桥段中,就可以看出司马懿的城府、处变不惊和成竹在胸。

  有人也许会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仅仅是各家之言,《》的作者陈寿就把六次北伐不成功归咎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足,他认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安邦定国是诸葛亮的长处,而他用兵打仗却过于谨慎,似乎忘记了“以奇用兵”的精妙,显示了他在军事能力上的欠缺。陈寿还指出,诸葛亮希望在其击灭曹魏,一统天下,所以连年用兵,这不是穷兵黩武又是什么?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