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开城池 绕开城池又会怎么样
古代打仗为何不绕开城池?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绕开比攻城损失更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翻开人类的历史,只有两个主题,一是和平,二是战争,和平与战争相互交替,组成了人类完整的历史。
我们经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争战,从争夺猎物,到现代社会争夺利益与资源,人类一方面期盼和平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卷入各种争端与战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与传奇故事。
古代打仗
说到人类的战争史,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著名的战役,其中有很多战役都属于城市争夺战,就拿我国历史上的时期来说、有很多战争,都是进攻的一方想要围困占领某座城池,然后守城的一方拼命抵抗。
比如公元215年攻打驻守的合肥,公元219年攻打驻守的樊城。古代攻城守城战役的惨烈场景,咱们在小说电视中可以经常看到
攻城的战士架起云梯往城墙上爬,弓箭手往城内射火箭,而守城的战士则往下砸砖头,甚至往下面浇滚烫的热油,无论攻守双方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有人可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古代打仗的时候,为什么非得一定要攻城,而不是选择绕过去呢?
那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咱们要先了解“城池”的含义,在古时候,城池,又叫城郭,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城市的主体建筑,也叫内城,就是高高的城墙,就是在城墙的外面还有一条护城河。
内城、城墙以及护城河这三个部分,就组成了一座完整的城池,“城门失火”,指的就是城门着火以后人们用护城河的水救火,结果导致河里的鱼儿遭了殃。
古代的城池,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来说,等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这里商贾云集,是当地的经济贸易中心,然后所有的行政官署也设立在城内,是对一个地区实施有效治理的大脑中枢。
古代打仗
与此,城池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防御建筑,又叫“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古代的徐州和襄阳,都属于这种军事重镇,只有拿下了当地的城池,才算真正占领了城池所管辖的地理的区域,如果绕开这些城池,那你就无法对周边地区实施有效的管理,比如你绕开徐州,那么整个徐州地区的控制仍然在对方手上。
古代打仗必须攻下城池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城内有大量的补给资源与财富,攻下城池,就可以据为己有,第三点因素就是当你继续攻打下一座城市的时候,被占领的城池就可以在后方提供补给和支援,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绕过城池,就变成了前后都是敌人,腹背受敌,而且补给随时会被绕过去的城池切断,所以呢,古代打仗必须攻打城池而不是绕过城池的现象,并非是古人不想,而是万万不能!
古代打仗
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绕过城池的案例呢?还真有!在公元450年,北魏帝国的拓跋焘在攻打南朝的刘宋王朝时,选择的战术就是往南一路猛冲,遇到城池就用抢光烧光的政策,攻不下的城池就弃之不顾。
很快,拓跋焘的军队就抵达了长江沿岸,这个时候军中因为发生了瘟疫,拓跋焘只好原路返回。
从北往南一路烧杀掳掠容易,但从南往北回去可就遇到了大问题,是被拓跋焘来的时候烧光抢光的城池无法再给他提供补给,就是当时没攻下的城池现在就成为了一座座的拦路虎,特别是经过在盱眙这座城池的时候,北魏军队损失惨重。
古代打仗
拓跋焘绕开城池一路猛冲,最终却只能狼狈而归差点连命都丢了,由此可见绕开城池冒进的策略乃兵家大忌,无异于自断后路,所以在历史上,但凡是稍有头脑的将领,都绝不会采用这样的战略或者战术。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都是很残酷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也希望全世界都能永远生活在和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