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后期已经急流勇退,为什么朱元璋还是要
众所周知是开国功臣之一,后期也已经急流勇退,退休养老,那么为什么还是要杀他?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朱元璋狠毒,其实不然,李善长一直到了古稀之年都没有看透权利这个东西,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源。
李善长人生的起起落落
在朱元璋攻打滁州时,李善长加入到了朱元璋的麾下,为朱元璋当参谋,行军打仗方面专业不专业放在一边,但协调部将之间的关系,搞后勤与粮草供应,确实是一把好手。
由于李善长原本就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再加上年纪要比朱元璋等人大,也在队伍中起到了老大哥的作用。
随着队伍一路扩大,李善长在阵营里面的地位,也一路水涨船高。等到朱元璋将蒙元赶跑,建立大明的时候,李善长被封为公,位列三公之首。
自古当上的人,都要解决一个打天下和坐天下的问题。打天下,兄弟之间情同手足,但等到坐天下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朝堂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李善长成为了淮西军团的老大哥,成为了淮西派系的代表人物。
从大明建立之初,淮西派成为了让朱元璋又爱又恨的一群人。这批人被称为“骄兵悍将”,打起仗来,个个都是好手,可惹起事来,一样不含糊。
成为了朱元璋手中的双刃剑,朱元璋除了用他们来打天下之外,还要用他们来制衡为首的浙东官僚。
就这样,朝堂这两股势力,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各自发展各自的势力。
急流勇退,李善长请求回家养老,可他还在不停的折腾
刘伯温死后,李善长也认识到,自己该躲一躲了。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趁机废除了丞相之位,将权力全收到了自己的手中。李善长向朱元璋请辞回家养老,其实也并不是真心而为之,不过是为了试探一下朱元璋的态度而已。
如果李善长真的想回家养老,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那一档子事。
李善长回家之后,一点也没闲着。先搞了一座大宅子,放着工匠不请,处处刷存在感,跑去和借兵来修房子。
其目的无非是借此来向地方彰显自己的权力,也为了试探下,自己在淮西军团的影响力。
可汤和毕竟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小伙子了, 他将这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没说啥,但在“小本本”上,无疑又被记了一笔。
可这还不是促使朱元璋杀他的主要原因。李善长被杀,主要还是被他的好学生给拐进去了。
李善长跳进了胡惟庸给他挖的坑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学生,对于权力也甚为痴迷。在胡惟庸的意识里面,法不责众, 李善长作为淮西老人,又有免死金牌,十足一个抗包的。
于是,胡惟庸慢慢还有了造反的打算。可造反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胡惟庸便给李善长挖了个坑。李善长的弟弟是胡惟庸的侄女婿,胡惟庸让他去拉李善长入伙,但李善长拒绝了。
这毕竟是谋反大罪,而且亲弟弟又牵涉其中,没办法向朱元璋举报。也正因为如此,李善长才没有说这件事。
后来胡惟庸又亲自来找李善长说这件事,李善长虽然没有答应,但说了一句 我老了,干不动了,你们。
这句话表面,李善长不赞成不反对,默许了这件事。这哪是一个大臣应该干的事儿?这也为之后李善长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后来一批罪犯要被流放戍边,李善长请求朱元璋赦免亲戚丁斌,这不是标准的走后门行为。朱元璋之前就因为几件事对李善长有了偏见,他这次就要彻底查一查这个丁斌。
这一查不要紧,丁斌与有牵连,并且还供出了李善长的弟弟与胡惟庸交往的事情。
李存义被抓,将李善长知情不报的事情供了出来。朱元璋可以忍受一切小行为。可密谋造反就触发自己的底线了。
朱元璋于是便直接向李善长开刀。李善长那个免死金牌,当年是怎么给他的,现在就怎么给他收回来。
后记
李善长虽然年纪大了,但朱元璋杀他代表着自己维护皇权的一种决心。如果连谋反大罪都可以因为功劳与人情被免,那就将为皇权留下隐患。
朱元璋为了朱家的江山能过永固,早就已经杀红了眼,基本已经到了毫不留情的地步。,从这个层面来看,李善长老年被诛,实在是他咎由自取。